為火箭騰飛提供動力的發動機是否合格,是火箭發射成敗的關鍵一環,而在成功的背後,是無數次不為人知的試驗和航太工匠激情與夢想的澆築,這其間也要不斷經受失敗的磨礪。春節前夕,我們的記者走進了我國長征火箭發動機的搖籃,這個位於陜西鳳縣大山深處的紅光溝,就是曾經的三線067基地,也就是現在的航太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
西安的抱龍峪試驗區
不久前,我國新型液氧煤油發動機在西安的抱龍峪試驗區,又一次完成了試車試驗。這其實是一次不飛起來的火箭發射,在火箭發動機交付前,像這樣的試驗,一年要有數十次。
陳建華 航太科技集團六院液氧煤油發動機副總設計師:可靠、可靠性強、無毒,這個發動機對我們國家進入深空探測的能力又上升了一個臺階。
讓人們驚訝的是,這個具有世界先進水準,單臺試驗威力相當於2.8級地震的大傢夥,卻誕生在秦嶺深處一個閉塞的小山溝裏。
原067基地發動機主任設計師 傅永貴:我在這個溝裏頭苦苦戰鬥了23年,所以這可以説是我的第二故鄉。
這個廁所,卻是當時研製航太發動機的重要實驗室。
1965年 “三線”建設開始實施,火箭發動機研製基地選址在陜西鳳縣,代號067。三線人的到來也讓這個小山溝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紅光溝。可這裡別説設備,連個實驗室都沒蓋起來,傅永貴轉了半天,終於找到了個空房子——-廁所。
原067基地發動機主任設計師 傅永貴:這個就是當年的廁所,當年像這個”女”字,都沒有紅色,紅色是後來描上去的。
誰也想不到,這個廁所,卻是當時研製航太發動機的重要實驗室。
原067基地發動機主任設計師 傅永貴:當時我任務很急,沒有辦法,我們當時就看中了這個廁所當作臨時實驗室,當時我就把墻上打上洞,用有機玻璃鑲在這上面。作為防爆的觀察窗,我在這固定了一個支架,支架伸出來安裝我的推力室,這塊我摳個洞,液體就在這噴出去。
火箭發動機研製基地選址在陜西鳳縣
10年間,就是在這個狹小的空間內,傅永貴和研究員們進行了上萬次試驗,因為密封條件有限,他們經常被試驗産生的廢氣熏得頭暈腦脹。
原067基地發動機主任設計師 傅永貴:熏得頭暈腦脹,老噁心,我就兜裏總是揣點(維生素)B6,那都是婦女用(減輕妊娠嘔吐)的嘛。
後來,這款發動機就被當時幽默的三線建設者們稱作“廁所發動機”。而它正式的名字,叫做姿態控制發動機,是火箭精確入軌,飛船完美對接的關鍵。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067基地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每一點進步、每一個突破都是成千上萬的三線人共同奮鬥的結果。
1990年,推力更強、無毒無污染的液氧煤油發動機研製提上日程,當時只有俄羅斯掌握這項技術。067基地主任張貴田擔起了這個重任,然而,質疑聲卻從四面八方傳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 原067基地主任 張貴田:研究固體發動機的希望向固體方向發展,固體發動機作為武器來説是可以的,液體發動機它的性能比較好,搞航太運載、發射衛星,載人航太還是液體的比較好,它可控、可靠。
原067基地發動機主任設計師 葛李虎:我國內的水準滿足不了要求,所以不管是國外的專家,還是國內的專家,都説我們要搞液體發動機是不可能的。
張貴田的徒弟陳建華跟著老師每天泡在設計室和車間裏夜以繼日搞研究,擺在他們面前的是前所未有的新技術、國內尚屬空白的新材料和無從借鑒的新工藝。
2001年,液氧煤油發動機整機試車首次取得成功。然而,緊接著兩次失敗,讓大家剛剛建立起的信心再一次崩塌。
陳建華:外面的專家勸張院士説失敗是難免的,但是越勸越不行,眼淚嘩嘩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 原067基地主任 張貴田:很傷心,感到這樣下去對於國家應該負責,責任感和壓力都有。
沒有時間去傷心,更沒有時間遺憾,第二天,張貴田和陳建華帶領團隊又早早出現在了總裝車間。
中國工程院院士 原067基地主任 張貴田: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在(發動機)啟動的時候,能力低,給的能量小了。
設計、製造、試驗,又是一個艱苦卓絕的11年,在 2012年,液氧煤油發動機終於通過了驗收。
2015年9月“長征六號”一飛沖天,中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後第二個完全掌握液氧煤油發動機這一尖端技術的國家。2016年,長征七號,長征五號相繼首飛成功,這款出生於三線的發動機,開啟了中國運載火箭的新時代。
今天, 87歲的張貴田院士依然堅守在一線,而他的學生陳建華也成為了火箭發動機副總設計師。067基地雖然逐漸從紅光溝遷出,但三線精神卻在這片土地上一直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