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位於祁連山東端,轄區內海拔在2040米至4874米區間。近年來,部分生活在高深山區和生態功能區的農牧民因山區條件艱苦、自然災害頻發,就醫、上學、行路、喝水等難題嚴重制約生産生活,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扶貧開發與資源利用的矛盾十分突出。
為此,天祝縣近些年通過市區農林場安置、南陽山片安置、縣內易地搬遷安置等多種方式,將生活在海拔2800米以上群眾搬遷出來。其中,位於松山鎮境內的南陽山片易地扶貧搬遷生態移民工程,成為3萬名貧困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點民生工程。近日,經濟日報記者蹲點松山灘上的南陽山片移民點,實地探訪移民們的新生活。
靠山吃山,不如下山奮鬥
“權指揮,山下的養殖成本太高了,一年下來,170多頭白牦牛光飼草料錢就得20多萬元。”2月8日,臘月廿三下午,德吉新村移民點的白牦牛養殖大戶關斌福一見著權國棟就開始叫苦。從山裏搬下來一年多,關斌福仍然時常掛念水草豐美的大山。
權國棟是天祝縣南陽山片移民指揮部副指揮,這個指揮部主要負責松山灘南陽山片易地扶貧搬遷生態移民工程的各種協調工作,經常走家串戶的權國棟跟移民們已經成為熟人。
“你咋不説今年賣出多少牛呢?”老權指著牛圈哈哈一笑,對關斌福説,“往年在山裏,怕是沒有這麼好的銷路吧?”關斌福被權國棟問住了,嘿嘿一笑,不説話了。他心裏也算過賬:山裏草場好,養牛成本低,但是一年最多出欄幾十頭牛,山高路遠,賣牛不方便。隨著春節的到來,牛肉市場需求越來越旺,關斌福才慢慢看到搬到移民點的好處,“這裡離縣城近,牛好賣,最近陸續出欄了100多頭牛,圈裏只剩下40多頭了”。
關斌福的老家在天祝縣哈溪鎮茶崗村,屬於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範圍,家裏已經養了幾十年白牦牛。白牦牛是天祝縣獨有的物種,毛色純白,因肉質好、營養價值高,受到市場青睞,也是天祝縣不少農牧民們發展養殖業的主打産品。近幾年,自然保護區內全面禁牧,關斌福一家響應政府號召,把養殖場搬到了德吉新村。
“從長遠發展看,守著不花錢的草場靠山吃山可不行,銷路打不開,限制了養殖規模,還破壞生態環境,法律也不允許。”權國棟耐心地給關斌福一家解心結,“這邊投入高點,但是規模大了,效益也就上去了。花得雖然多,掙得也多啊!”關斌福一家人頻頻點頭,其實移民們心裏都明白,靠山吃山,過不了好日子。在德吉新村一棟二層小樓裏,男主人付生財在客廳的墻上挂了一幅繡著“奮鬥”字樣的十字繡,樓上樓下的過道裏,擺滿了自己養的各種花草。2014年從祁連山區的朵什鎮寺掌村搬到德吉新村後,付生財靠雙手奮鬥出了新生活。
“山裏待著沒希望,15畝山地一年到頭就能哄哄肚子,閒了趕上羊到山裏放,連個零花錢都掙不出來。”付生財告訴記者,老家的村裏幾乎家家都養羊,平均下來每家有100多只羊,都是放養,山裏的灌木長不到膝蓋高,“人搬走了植被恢復得快,去年回去上墳,灌木條子有一人多高”。
天祝縣林業局的數據證明了付生財的判斷。“以前村民們的牛羊啃食,在山裏造林,樹木成活率只有五成左右,這兩年人搬走了,造林成活率能達到90%以上。”天祝縣林業局副局長張萬生深切感受到,山區村民們的生態保護意識越來越強,2017年,天祝縣在移民遷出區植樹造林500畝,今年計劃達到8000畝。“在實際工作中,護林防火是我們的重點工作,偷盜樹木的現象幾乎沒有了。”
告別2800米,享受新村好時光
松山鎮是天祝縣19個鄉鎮中唯一不在祁連山自然保護區範圍內的鄉鎮,松山灘也是全縣最大的一片地勢平坦區域。
傍晚時分,松山灘一起風,氣溫驟降。記者帶著一身寒氣走進祥瑞新村藏族群眾劉智才家裏,看不見生火爐子,但是房間內暖意融融。老劉告訴記者,家裏燒著“土暖氣”,用一個家用型小鍋爐就能滿足所有房間的供暖。
“我們村離縣城和鄉上都遠,以前辦年貨,要開著農用三輪車去古浪縣的干城鄉買東西,來回一趟就得一整天。”自從搬到祥瑞新村的移民點,劉智才再也沒有為辦年貨操過心,現在一個電話,村裏的糧油店和肉店就把年貨送到了家門口。
“移民點的學校、衛生室、廣場啥都有,自來水也通到了家裏,離縣城只有20來分鐘的車程,去哪都方便。”劉智才老家在東大灘鄉華朗村,出門就是森林,離縣城有80多公里,每天只有一趟班車。以前最讓劉智才頭疼的是吃水,人在山上住,水在山下流,挑一擔水要爬半個小時的山路。2014年南陽山片下山入川生態移民小康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後,解決了項目區現有2萬人及3萬生態移民的生活用水、10萬畝設施農牧業生産用水和5.7萬畝飼草地灌溉用水。
去年,在當地政府的補貼下,劉智才在村裏的養殖區分到了一座養殖暖棚,買回來40隻母羊,過完年就陸續産羔了。樸實的老劉嘿嘿一笑,“明年你再來,我的羊群就能擴大一倍,收入也不用發愁了”。
晚上8點多,雖然是小年夜,但是在祥瑞新村社區會議室裏,10來名忙完家務的婦女已經聚到一起排練舞蹈,準備過年的時候為鄉親們表演。
“以前在老家安遠鎮白塔村的時候,我也當過村組幹部,那時候工作少。現在雖然壓力大,但越幹越有勁。”祥瑞新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朱國富也是移民,村裏的産業、黨建、衛生等大事小情件件都得操心,最讓他費心思的是移民的融合問題,“大家來自不同的山區村,平時很少來往,只有心往一處想,幹勁才能往一處使”。
朱國富跟兩委班子成員一商量,決定過年期間把村裏的文化活動搞起來,搭個平臺,讓村民們多多交流。“除夕夜,村裏的漢族和藏族群眾一起在廣場上跳鍋莊舞。”老朱告訴記者,正月初一,村裏除了有村民們唱歌跳舞的表演,還安排了籃球賽、拔河、下象棋比賽。“現在有這條件了,才能組織起來。以前在山上,連塊平地方都沒有,去哪跳舞?”
山裏的羊倌變身種菇高手
一身舊棉衣,腳上的黃膠鞋沾滿了泥土,如果不開口説話,從菌棒填裝車間出來的鄭金雲會被當做一個當地的務工者。
“移民們才是我老闆,我給大家打工。”一見面,一口南方口音的鄭金雲就跟記者開了個玩笑。他是天祝縣天滬菌業種植合作社的老闆,來自福建的他已經在天祝做了10年生意。合作社就在德吉新村,車間裏的生産線上,十幾名村民在熟練地填裝菌棒。
鄭金雲告訴記者,他的合作社為移民點的村民們提供菌棒和技術指導,並回收村民們種出的香菇。“我提供全程服務,大家把菌棒領回去放到各自的暖棚裏,只需要採摘交售就行,閒了還可以在我這裡幹活,每年光工資我就發出去100多萬元,你説移民們是不是我老闆?”
2015年,在移民點穩定下來後,付生財由移民指揮部牽線搭橋,一邊在鄭金雲的棚裏學種菇技術,一邊在自家的暖棚裏搞試種。幾年下來,曾經的山區“羊倌”付生財已經成為移民新村裏種蘑菇的高手。
“去年7月份在棚裏放了3000根菌棒,到天冷的時候已經收了三茬香菇。”這幾天棚裏溫度低,不産香菇,付生財就在鄭金雲的車間裏填裝菌棒務工。“等到過完年天熱起來,我的棚裏還能收兩茬香菇,這一季下來能有2萬元的收入。”
在松山灘的移民點,像付生財一樣靠著跟合作社簽合同種香菇掙錢的村民有400多戶。他們的暖棚本來是移民點配套的養殖暖棚,近兩年養羊行情不太好,在縣上技術人員指導下,大家用政府的補貼資金將養羊棚改造成了種蘑菇的暖棚,平時閒了在合作社務工,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除了種蘑菇,松山灘的海拔、氣候條件成為發展藜麥種植産業的絕佳區域。根據移民搬遷的安置辦法,天祝縣為松山灘生態移民按照每人平均1.5畝的標準分配了耕地,但是整理出來沒多久的土地還是生地,長不了莊稼,只能種草。去年5月,一家企業在移民點流轉了5000畝土地試種藜麥獲得成功,也讓移民們看到了新的産業希望。
“藜麥剛長出來的時候,我們聽説是個新莊稼,都來看熱鬧。”祥瑞新村的楊文成老家在東大灘鄉的邊坡溝村,以前只見過小麥、玉米和豆子,看到藜麥後大失所望,“這不就是我們地里長的雜草灰條嗎,咋還成了糧食呢?”
幾個月後,看著藜麥長得有人高,挂滿了沉甸甸的穗子,楊文成和鄉親們才相信這不是草。經過測産,這家企業種的5000畝藜麥平均畝産達到了150公斤,總産值600萬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天祝縣將在全縣試種3萬畝藜麥,其中松山灘移民區2萬畝,並按照每畝400元的標準對農戶進行補貼。“我家9畝地今年打算全部種上藜麥,反正地里長草也是長,長藜麥還能賣錢,麥稈也能喂羊。”楊文成感慨地説,從山裏搬出來後才發現外面掙錢的門路多,“有政府幫襯著,只要自己肯吃苦奮鬥,脫貧是遲早的事!”(經濟日報記者 陳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