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2月14日電 題:歸途,向著新家的方向

新華社記者李力可

“父親72歲了,作為兒子最愧疚的就是從來沒讓他享過一天清福,回去我們就搬家,讓他老人家過好日子。”1月31日晚,152年一遇的月全食在夜空上演,蔡繼文一家卻無心觀賞這場天文奇觀。第二天早上,他們要趕到廣州乘火車返回遠在四川省達州市的老家,回家的行囊、備下的年貨,都要在這晚打包。

  資料圖:大批旅客在南京火車站乘坐火車出行。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四川老家等著蔡繼文的,不只有年邁的父親,還有一個全新的家。2017年,全國計劃340萬人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017年底,作為全國易地扶貧搬遷重點地區,四川省完成了14萬戶47.9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人口住房建設,蔡繼文的四口之家便是其中之一。

離家,百年舊宅風雨飄搖

“父親患有多年的慢性病,是靠家門前的幾畝坡地勞作拉扯我們長大的。”蔡繼文説。

在達州市大竹縣月華鎮河心村一處偏僻的山窩裏,蔡繼文一家的老宅已經在這裡佇立了近百年。“從我爺爺那輩開始,我們一家人就住在這個房子裏了。”蔡繼文的家是一座只有兩間屋的破舊瓦房,昏暗的屋子裏幾乎沒有像樣的傢具。“下雨就拿盆接雨水,颳風就用報紙堵上。”

“我只讀過小學,沒多大能力,但是一家人要生活,就只有走出山溝溝到外面打工。”蔡繼文説。1990年,18歲的蔡繼文就到山東、重慶等地做泥水匠,十多年下來,蔡繼文的手被泥水泡得滿手裂紋。“幹活的時候必須纏上膠布,不然的話,手上的皮都會裂開。”

2015年,43歲的蔡繼文再次踏上了離家的路,帶著妻子楊姣紅和兒子蔡志旺,從老家到東莞的一家沙泵廠打工。

“熔鐵、翻砂、倒模,鐵水濺起來,衣服都要被燒穿。”撩起衣服,蔡繼文的身上佈滿了疤痕。“有時衣服被燒著,用水才能澆滅,鐵渣還會濺到身上。”

“今年回家要把娃娃讀書的問題解決了。”31日,踏上回家路的前一天,蔡繼文帶著兒子到了鎮上的一家超市,很久沒來超市的蔡志旺挑遍了每個貨架,選了幾十塊錢的零食。

歸途,33小時的希望之旅

離開東莞的前一天晚上,蔡繼文和妻子張羅了一頓火鍋。“這個電磁爐,帶回家給老爸在新家用。”

蔡繼文説的新家,是月華鎮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位於月華鎮場鎮。  

2017年1月正式啟動建設,有144套安置住房,蔡繼文家抽中了一套75平方米的住房。“這個房子我們只交了7500元,從來沒想到這樣的好事會落在我頭上。”蔡繼文説。

“老爸你和姐姐先去把傢具訂好,等我們回來就搬家。”回家前,蔡繼文就迫不及待地讓父親和姐姐到鎮上的傢具店挑選新家必要的傢具。

2月1日早上8點,春運第一天的廣州東站,許多人和蔡繼文一樣,準備回家與家人團聚。從廣州到達州,蔡繼文一家乘坐的K4646次列車要開行33個小時,為了讓一家人坐得舒服,蔡繼文早早上車找到位置。“每年都是這樣回去的,早點上車就能比別人舒服點。”他説。

列車開得並不快,中途幾次長時間臨時停車,蔡繼文決定在重慶北站下車,改乘長途汽車回家。“即使從達州市到家還得一個多小時車程,如果火車晚點就可能沒有班車了,在家千日好,出門事事難,再辛苦也要趕回去。”

2日下午1點多,蔡繼文一家趕在班車發車前,買到了從重慶回家的車票。在大巴車上,蔡繼文給父親又打了一次電話。“這個家再窮,過年也要回家,父親看到兒子回來才高興。”

喬遷,新家的生活新刻度

回到河心村時,已經入夜,從公路走到蔡繼文家,要經過一段陡峭的山路。“我愛人是湖南人,第一次來我們家的時候,走到半路就後悔了,還以為我是騙子。”蔡繼文回憶道。

半路,蔡繼文的父親蔡賢忠趕了過來,把一家人接回去。“這裡只有我們一戶人家了,明天,我們終於也要搬出去了。”蔡賢忠説。

來到安置點,柏油路面、三層樓房、文化廣場等設施與老房子形成了鮮明對比,桌椅和床已經擺到家中,廚房裏還有抽油煙機和燃氣灶。“這下你再也不會説我們家比湖南老家差了。”他笑著對妻子説。

易地扶貧搬遷給蔡繼文這樣的貧困戶帶來的不僅是一個新家,更有新的生活。

就在離集中安置點不遠的場鎮上,當地一家年産值超過3億元的醪糟公司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發展糯稻訂單農業,在保證搬遷群眾基本收入的同時,還能提供450個就業崗位。

“趁著過年我們想去廠裏看看,如果可以應聘上,那明年我愛人就留在家裏了。”蔡繼文説,他還準備讓兒子留在老家上學,今年下半年就可以讀鎮上的初中了。

“以後如果老房子拆掉還田,就能再種些鎮上鼓勵種的香椿,有了産業就餓不著農民的肚子了。”蔡繼文説。(參與采寫:劉坤、薛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