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僥倖零報告 避重就輕瞞實情

自查自糾,切莫敷衍走過場(微調查)

80%以上單位遞交了“零報告”承諾書——不久前,東部某縣直單位上報的自查自糾情況説明,匯總的結果“看起來很美”。

然而,實際情況如何?當地縣紀委工作人員李智介紹,“我們對相關‘零報告’單位進行了督查檢查,總能發現不少問題,並非上報情況所反映的那般完美。”“零報告”卻被查出不少問題,折射出部分地方和單位把自查自糾當作走過場的作風不實問題。

交上去都是零報告

查起來發現有水分

不久前,安徽省鳳陽縣開展“酒桌辦公”專項整治工作,在第一步的自查自糾階段,全縣84家單位有75家都遞交了“零報告”的自查承諾書。然而,鳳陽縣紀委常委張樹超介紹:“在專項督查中,紀檢部門從這些提交了‘零報告’的單位中發現了26個問題,涉及6家單位。”

“我們早已掌握了確鑿的問題線索,沒想到相關單位還是提交了‘零報告’。”中部某縣紀檢部門的工作人員介紹,當地在黨員幹部違規經商辦企業、醫療系統收送紅包、吃空餉等自查自糾活動中,部分黨員幹部對存在的問題隱瞞不報,所在單位在自查環節也漏洞頻現。

面對“零報告”卻不是“零問題”的現象,很多地方的紀檢監察部門變“坐等陳情”為“主動下訪”,對隱瞞問題的幹部,發現一個查處一個,打破僥倖心理。

報上去多是小毛病

一核實不少大問題

開展自查自糾工作,一方面有利於組織有針對性地搜尋單位、部門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對“問題幹部”的提醒和愛護,防止他們越陷越深。但部分黨員幹部總傾向於避重就輕,自查自糾的都是些“説了沒多大關係,犯了也沒多大毛病,查了也沒多大要緊”的小問題。

“一些看似不痛不癢的‘偽問題’‘虛問題’,如黨小組會議開得不夠深刻、黨風廉政教育有待加強等,上報得很‘積極’;而一到真問題,比如違規公款宴請、扶貧幫扶責任人沒有落實責任等,就會選擇‘捂蓋子’,隱瞞不報。”對於部分單位的“小心思”,李智深有體會,“我就督查過好幾次,大問題在督查過程中才被揪出來。”

“對自查結果要多個心眼。”李智認為,執紀部門要綜合運用巡察、督查、暗訪等多種方式,復核自查結果,讓自糾落到實處。

回頭看抓源頭治理 真監督避免走形式

“被動看結果,難以起到自查自糾的作用。”河南省澠池縣基層幹部賀曉鵬認為,首先應抓好源頭治理,在自查自糾情況收集後,及時“回頭看”,對各單位自查情況通過一定方式公開,並接受群眾監督舉報。

“自查自糾屬於自我審視,可以和外部監督結合起來,共同發力、提升效果。”中共中央黨校副教授冉昊表示,做好自查自糾工作,關鍵在於機制建設。“完善監督機制,由行為主體之外的人擔任委員,通過‘事前’與‘事後’監督相結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查自糾走過場。”

自查自糾作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防線,要點在於主動發現問題,自覺抓好整改,積極防微杜漸。如果虛晃一槍走過場、避重就輕瞞實情,那麼,這條教育警示的實線,就會淪為沒有存在感的虛線。“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各地各部門要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堅決防止不良風氣反彈回潮,讓自查自糾真正起到應該起的作用,更有效推動工作落實。

——編 後

(記者 朱佩嫻 孫 振 曹怡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