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 題:“農村公路+”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四好農村路”建設為農村帶來了人氣財氣,凝聚了基層民心。以農村公路為依託,各地結合自身優勢特點,探索出了“公路+網際網路”“公路+特色産業”“公路+鄉村旅遊”等發展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助力。

公路+網路:“網貨”下村 “土貨”進城

1月23日,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大田莊鄉黃土莊村的奇尚農村電商服務中心內一片忙碌,四五個年輕人點擊著滑鼠,在網上處理著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

奇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閔超告訴記者,公司在費縣共有57個電商服務站,將當地農民和網際網路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張細密的電商網路。

2014年以來,針對山區群眾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費縣每年投入1500余萬元用於村級道路橋梁建設,修建村級道路440余公里。

閔超説,2009年剛做電商的時候,年銷售額不到10萬元。道路修通後,農村電商駛入發展快車道,2017年公司的年銷售額已經達到3000萬元。“去年水果豐收的時候,我們通過直播平臺,讓客戶線上‘圍觀’水果採摘,當天有2萬人觀看。”

依託公路,電商在廣袤農村遍地開花,不僅實現了“土貨”進城,還讓“網貨”下了鄉。

在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鎮綜合運輸服務站,“農村淘寶”的橙色牌子十分醒目。永安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黃國鋼介紹,村淘站通過物流貨車、農村客運班車將城裏的商品送至村民手中,還可以免費幫村民售賣土特産,實現“網貨”和“土貨”購銷的雙向流通。

“有了村淘站,網上買的東西可以直接送到我們村裏,我們的老酒、香菇、筍幹、黃椒和大米等土特産也可以進城了。”常年在村裏販賣土特産的小陶鎮八一村村民吳煌燕説,村淘站的設立讓他輕鬆了不少。“現在我只需要專心收購,不用操心銷路了。”

公路+特産:栽下梧桐樹 引得鳳凰來

山東省蒙陰縣宗路果品專業合作社門口,是修葺一新的234省道。從這裡出發,合作社的水果踏上遙遠的路途,銷往海外。

合作社社長、野店鎮毛坪村支部書記劉宗路告訴記者,經過多年努力,蒙陰縣的交通運輸條件不斷改善,毛坪村也修了30多公里的鄉村路,現在真空預冷車可以直接開到水果採摘的田間地頭,實現了果品的全程冷鏈運輸,提高了品質,也提升了價格。

目前,宗路果品專業合作社的蘋果、蜜桃已經遠銷英國、俄羅斯、新加坡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共出口1萬餘噸,銷售額1500萬美元。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完善的道路也吸引企業落戶鄉村。

山西省呂梁市臨縣白文鎮廟坪村臨近太佳高速,過去因為村裏路況差,村民只能看著家門口的高速路幹著急。

2014年,廟坪村通過街巷和村通道路硬化工程,建起了“四橫四縱”、長約8公里的通村路網。之後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引來了兩個紅棗加工企業,一家飼料加工企業和一家香菇生産加工企業,建起了44個香菇生産大棚。

同時,廟坪村還與周邊四村建成了西山萬畝核桃林園區,總投資達到1.3億元,年創收2000萬元,增加就業崗位500多個。

“以前路難走,雨雪天更是幾乎不能出貨。現在路硬了,路寬了,大貨車進得去出得來,這都是托了道路的福。”山西棗原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晉玉説。

公路+旅遊:美麗鄉村輸出“美麗經濟”

浙江安吉縣天荒坪余村村頭,矗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路好了,遊客多了。”余村村主任俞小平指著穿村而過的公路説,美麗鄉村正在為余村輸出“美麗經濟”。

依託一條穿村而過的公路和周邊細密的公路網,經過十多年的整治,如今的余村漫山翠竹,別墅林立,還建起了氣派的電影院和鄉村舞臺,美麗的環境成了村民的“搖錢樹”。

以農村公路建設為基礎,“美麗經濟”在越來越多的鄉村開花結果。

撫邊龍頭灘、兩河瑪嘉溝、日爾董瑪藏寨、沃日土司碉樓和經樓……隨著巴朗山隧道和映臥路先後開通,近幾年,位於海拔2600米的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沃日鎮“藏在深山人未識”的風景,已成為驢友們耳熟能詳、爭相探訪的景觀。25家鄉村酒店和326家星級農家樂,滿足了各地遊客的需求。

沃日鎮還結合自身産業特點,舉辦了蘋果採摘節。鎮黨委書記楊敏介紹,第一屆蘋果採摘節,讓鎮裏戶均增收2000多元。“蘋果採摘節現在已經成了沃日鎮的一張金名片。”

談到未來,楊敏充滿信心:“2020年前,我們還要建成新沃日官寨大橋、木欄官寨三環路、生態農業觀光走廊等一批景觀交通工程,更好地服務於鄉村振興,服務於鄉村旅遊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