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出融合發展新優勢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一大亮點。“混改就是打破企業在所有制身份上的糾結和界限,讓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説。

2017年8月20日,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一經發佈,立刻成為資本市場備受矚目的“頭條”。聯通混改作為首例央企集團層面的混改、首例壟斷領域央企混改,具有里程碑意義。混改後,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比例從原來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東但不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騰訊、百度、阿裏、蘇寧等民企成為新的戰略投資者。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當前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的著力點。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有超過2/3的中央企業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半數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在公眾化的上市公司,3家中央企業成為集團層面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央企業二級子企業以下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佔比超過50%,並逐級提高。

國企民企以混改“聯姻”,改出了國有資本、非公資本融合發展的新優勢。

改善了治理結構——良好的公司治理是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基石。國機集團所屬中國電器院混改後,外部董事佔到董事會成員2/3,廣泛代表了各方股東利益,形成了外部董事、內部董事和職工董事相互制約的機制。建立在混合所有制基礎上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各類所有制股東按照股東權益平等參與企業決策,不同所有制企業受到同等約束監督,從此告別一股獨大,有效防止內部人控制。

拓展了業務領域——混改後,一些重要領域逐步面向社會資本開放,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重點行業的混改風生水起。據統計,自2016年混合所有制改革啟動以來,已組織開展3批50家企業試點,實現重點領域混改全覆蓋,為非公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大空間。國有企業也借助混改邁入新産業、試水新業態。兵器工業集團所屬內蒙古一機集團依託軍民融合上市平臺,引入杉杉股份等多家民營企業,投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製造,老國企煥發新活力。

形成了溢出效應——混改不是為混而混,最終要看企業實力是否得到提升。中國建材與民營企業深度合作,以近400億元國有資本吸引1000多億元社會資本,撬動近6000億元總資産,在新興産業開展整合創新,擴大高端供給,逐步成長為全球建材製造業領軍企業。

“混改不是誰控制誰、誰吃掉誰,而是以混改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資本運作效率,這也是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途徑。”彭華崗表示。

深度合作,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邁向雙贏

國企與民企,有優勝劣汰的競爭,更有攜手共贏的合作。

攜手促轉型,國企民企共同打造優勢産業、邁向中高端。中車集團優化産業鏈,吸引一大批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參與到高鐵的供應體系中,5年來為民營企業創造近600億元市場空間,成為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帶動行業內民營企業發展的“領頭雁”。

攜手謀創新,一項項新技術在國企民企的合力推動下快速孵化。目前,中央企業牽頭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59個,涌現出航太雲網、中航愛創客、歐冶雲商等一批代表性成果,有效匯聚了全社會創新資源。

攜手走出去,國企民企在國際市場打造出一張張閃光的中國名片。山東如意集團與中國華能山東公司共同投資建設的巴基斯坦薩希瓦爾煤電項目,成為巴基斯坦國內單機容量最大、技術最先進、環保指標最優的煤電項目。這樣的共贏之舉正越來越多地在世界各地呈現。

據不完全統計,5年來,僅中央企業與民營企業5000萬元規模以上合作項目已超過1000項,涉及總金額達2萬億元以上。

“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進程中,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從來不是對立的關係,更多的是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許保利説。

看佈局,國企多數是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型的大企業,在經濟穩定、技術創新、維護安全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為民企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宏觀條件;民企主要分佈在服務業、製造業等一般競爭性領域,為國企的改革發展提供了有效的競爭環境、廣闊的市場需求和全面的分工協作,二者彼此促進、相得益彰。看市場,我國市場規模日益擴大,需求持續旺盛,國企民企之間不是“誰進誰退”“此消彼長”,而是共同做大蛋糕,你進我也進。“走出去”更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寬廣的舞臺,拓展了可持續增長的利潤空間。

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開啟高品質發展,必須調動國有企業和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其他各類所有制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國企民企一個都不能少。”許保利表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既有前所未有的機遇,也有無比嚴峻的挑戰,既有狹路相逢的勇者闖關,更有大展身手的空間舞臺。特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企業面臨的競爭是全球性的競爭,國企民企都要提振精神、苦練內功、打造核心競爭力。“國企民企齊頭並進,經濟總量更大、發展品質更優,人民也將從中得到更多實惠。這是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時代中國經濟邁向高品質發展的呼喚。”

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表明,“國有”與“民營”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為經濟發展注入蓬勃生機,共同構築了經濟巨龍騰飛的現實基礎。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充分發揮“國有”“民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將不斷展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強大生命力將不斷綻放。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