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三大工業固廢的冶煉渣、粉煤灰、脫硫石膏排放總量1310萬噸,利用量1283萬噸,綜合利用率97.9%,居國內領先水準。這是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上海市迴圈經濟協會”揭牌發佈會上獲得的最新消息。

當前,資源環境仍然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資源約束偏緊、産業佈局不合理、政策機制不完善等問題依然存在。迴圈經濟産業是“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經濟體系”的基石,也是實現綠色轉型和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資源迴圈利用産業産值達2.3萬億元,解決就業約3000萬人,回收各類廢舊資源2.6億噸,與利用原生資源相比,節能近2.1億噸標煤,減少廢水排放90多億噸,減少固體廢物排放12億噸。

隨著上海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本市每年産生各類廢棄物,如工業廢物、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廢舊電子電器、污泥淤泥、危廢、秸稈生物質等多達上億噸。這些廢棄物成為城市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沉重負擔。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廢棄物,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寸土寸金的上海,沒有多餘的地方堆放垃圾,唯有將廢棄物當作“城市礦山”來開發,實現資源化的綜合利用、迴圈利用,才能確保城市的安全有序。

同時,上海作為一個人口眾多、自然資源相對匱乏、環境容量有限的特大型城市,發展迴圈經濟産業、推進資源的綜合利用、節約利用、迴圈利用的需求迫切。上海市迴圈經濟協會會長陳臻表示,由原“上海市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更名的“上海市迴圈經濟協會”將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提升開發利用“城市礦産”水準,構建綠色迴圈低碳型産業體系,促進資源再生迴圈利用産業化和綠色消費,形成覆蓋全社會的資源迴圈利用體系。同時,發揮政府聯繫企業的橋梁紐帶和組織協調作用,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共用平臺等資訊化技術和新經濟模式,推動産業轉型升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快上海建成生態文明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海已經涌現出一批在迴圈經濟領域的領軍企業,不少做法在行業具有較強的示範意義。比如,上海中冶環境工程科技公司利用寶鋼的廢鋼渣生産透水磚,2017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95%,其路面磚和透水磚應用在閔行、長寧、靜安區的市政路面改造工程,雨天滲水的效果非常好。上海城建物資有限公司利用廢棄混凝土塊生産“再生骨料”27萬噸,用於生産砼的原料。上海中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收運餐廚廢棄油1.47萬噸,生産銷售生物柴油7263噸,應用於巴士公司公交車等社會車輛。

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資源綜合迴圈利用的“上海技術”也開始走向海外。去年,上海鑫晶山公司自主研發的“污泥建材利用項目”技術,被選為“一帶一路”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材領域重點項目的主選技術,其孟加拉項目首期投資3億元,計劃於今年底竣工投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