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香·故事會”現場。通訊員 黃舒 攝

“今天的故事講得太好了,我終於搞懂了十九大精神!“1月23日上午,大足區棠香街道和平村新落成的民俗文化廣場,觀看“棠香·故事會”的70歲村民姜洪科連連發出感慨:“十九大要為百姓幹什麼?為大家創造幸福生活!而百姓該做什麼?我認為,我們要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這是棠香街道精心策劃的一場“棠香·故事會”——街道青年、退休老人、農村黨員等主角一改往日枯燥的講故事形式,將故事內容巧妙編排成相聲、情景劇、三句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節目,由淺入深地向當地數百名村民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首先登臺開講的是街道青年趙君和呂宏波,他倆表演的相聲《我們家裏喜事多》,用大白話講述了黨的十九大給每一個家庭帶來的“大禮包”:“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等,將一一解決不少家庭出現的學生教育、青年買房、老人看病、農民致富的難題。

“咚咚鏘……”幾聲鑼鼓響,三句半《十九大開闢新時代》開演了。這個由4個街道青年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則用輕鬆歡快的語言把十九大精神串聯起來,為台下聽眾簡單明瞭地解析著高大上的十九大精神。緊接著,《和平村的調解員》《安全線上的“犟拐拐”》《兩違整治前線的“錚錚鐵骨”》等一一上演,講述了紮根一線服務群眾的模範故事。而當退休殘疾老人楊華斌一瘸一拐地走上臺,講述自己的故事《不忘初心,發揮餘熱》時,在場村民紛紛為之動容、點讚。

“未來的生活將越來越好,但我們也不能忘了,如今的好日子來之不易。”來自棠香街道惜字閣村的老黨員梁中銀用自己母親的故事緊緊抓住了聽眾的心。他的母親,是一個兩次當選省級勞模(重慶直轄前)的村支書——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從城裏來到惜字閣村後,帶領村民依靠勤勞的雙手,硬是修起了水庫、發展起産業,改變了村里落後的面貌。

梁中銀的故事將村民姜洪科的思緒拉回到童年時:“那個年代我經歷過,當時哪會想到,如今能過上這麼好的生活!”姜洪科説,如今,他所在的惜字閣村已經成了美麗鄉村,村裏建起了海棠園、生態養殖場,農民開上了農家樂、辦起了垂釣中心,“黨的政策好,帶領我們發家致富。我們不能忘記過去,更不能等靠要,要為建設家鄉盡心盡力。”

……

“‘棠香·故事會’已連續開展三個年頭,這僅僅是2018年的開場秀,接下來,我們將創作更多的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把舞臺搬進每一個村社。”棠香街道相關負責人向重慶日報記者介紹,“棠香·故事會”用透徹深入的宣講、鮮活生動的解讀、輕鬆活潑的表演,能讓基層群眾受震撼、教育、鼓舞,確保黨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戶曉、入腦入心、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