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路盡頭,界碑就在房後頭;界河邊上種莊稼,邊境線旁牧羊牛。”歲末年初,經濟日報記者來到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五團採訪,聽到最多的就是這幾句話。在兵團各邊境團場,這幾句話正是廣大職工工作、生活的真實寫照。

傳承紅色基因,兵團堅持“不與民爭利,不與民爭水,不與民爭地”,根據屯墾戍邊需要,所屬團場大多佈局在風頭水尾、沙漠邊緣、邊境一線。一八五團職工馬軍武、張正美夫婦30年如一日駐守在邊境線旁,他們每日升旗、瞭望、巡線,在夏季蚊蟲肆虐、冬季雪深及膝的艱苦條件下堅守,看護20多公里邊境線,從未發生過涉外事件。“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衛士。”馬軍武説,“屯墾戍邊是兵團的神聖職責,我們從沒為自己的選擇後悔過。”

馬軍武、張正美是兵團280多萬職工群眾的代表。兵團成立60多年來,廣大兵團人在遼闊的新疆大地,譜寫出一曲曲震天撼地的豪邁壯歌,培育形成了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並成為兵團攻堅克難、發展壯大的不竭動力。

與馬軍武、張正美一樣,“塔河五姑娘”的事跡在兵團家喻戶曉。1958年夏天,為解決塔裏木河南岸新開墾土地的灌溉問題,兵團一師決定修建一條引水總渠。由於地形複雜、高溫酷暑、沒有機械,規定參加修渠的必須是身體好的男職工,但王世卿、王華玲、趙桂榮、郭桂榮、趙愛蓮5名姑娘不服輸,執意參加會戰,而且保證“不拖後腿”。

挖土、裝筐、挑擔……她們不僅堅持了下來,還不甘落後,組成了女子突擊隊。5名姑娘特意挑來特大號籮筐,白天干完活,晚上又挑燈夜戰,挖渠的速度超過了小夥子。從那以後,“塔河五姑娘”的事跡傳遍了兵團,傳遍了新疆。

當年20歲出頭的郭桂榮如今已年屆八旬,面對記者回憶起當年火熱的青春歲月,老人依然豪情滿懷:“依託當年修建的引水總渠,兵團建立了5個團場。兵團人引渠開荒、修路種樹,靠著艱苦創業創造了奇跡。今天,雖然生産生活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但我們的優良傳統始終在傳承和弘揚,不斷發揚光大。”

憑藉兵團人的一股拼勁,一八五團白沙湖景區去年初成為兵團唯一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該團立足這一優勢,大力開發“西北之北”邊境體驗遊,去年夏秋旺季時日接待遊客達3000人次,有力帶動了職工增收。景區還活躍著一支由軍墾二代、三代組成的導遊團隊,他們在為遊客提供導遊服務的同時,還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兵團人屯墾戍邊的光榮使命和精彩故事。

“我們不僅是景區的講解員,還是兵團精神的宣傳員、邊境地區的護邊員、團場發展的資訊員。”一八五團退休職工、景區導遊曹玉娟告訴記者,“大家為遊客服務時都身穿迷彩服,我們希望用敬業、樂觀、積極的精神,向遊客展示兵團人的風采,讓更多的人認識兵團、了解兵團、走進兵團。”

走進第六師五家渠市,改革氣息撲面而來。連日來,芳草湖農場二十二連職工楊振華十分興奮,“今後貸款、土地流轉有了保障,自主經營權更大了,對未來的信心更足了。”2017年底,他拿到了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首張《國有農用地承包經營權證》。這也意味著兵團團場綜合配套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新形勢下,如何處理好特殊管理體制與市場機制的關係?如何進一步壯大綜合實力?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按照中央部署,堅決貫徹黨中央治疆方略,順應時代要求深化改革,成為一道必答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黨委書記、政委孫金龍強調,要堅持黨中央對兵團的性質定位和大政方針不動搖,把有利於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增強兵團的組織優勢和動員能力作為衡量兵團深化改革成效的根本標準。

近年來,兵團成立了兵師兩級行政服務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兵團層面精簡行政審批事項,非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國資國企改革和團場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兵團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嶄新局面,譜寫了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

鑄劍為犁、屯墾戍邊;深化改革、壯大實力,兵團精神始終是“推進器”“傳家寶”。當前,兵團站在發展新起點上,“越是關鍵時期,越需要不忘初心、永葆本色。”這已經成為兵團廣大幹部職工的共識。(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文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