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本台記者近日赴長江流域採訪時了解到,兩年來有中華民族母親河美譽的長江再次開啟了新的發展航程。

湖北宜昌位於長江上游和中游交界處,屬於長江流域生態敏感區。兩年來,宜昌市致力於推動沿江化工産業的轉型升級,修復長江生態環境。

宜昌市田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長江邊,建廠近半個世紀以來發展迅速,是當地有名的化工企業。正當發展紅紅火火之時,這家企業卻在2016年底關停了。為什麼要關停?該公司總經理李先榮道出了其中緣由:“我們這個企業屬於煤化工企業,企業經濟效益一直還是比較好的。2016年底,我們公司響應國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號召,決定把企業關停。企業召開了股東會,成立了清算組。經過2017年一年的時間,我們進行了人員安置、資産清算,目前已有70%的職工都重新就業。”

李先榮介紹説,企業將搬遷進到離長江較遠的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後“重新開張”。

化工是宜昌的重要支柱産業,佔全市工業總産值30.6%。截止2016年底,類似田田化工這樣的化工類企業在宜昌一共有134家。“化工圍江”問題突出。為此,宜昌出臺化工産業專項整治及轉型升級意見,制定了三年行動方案。宜昌市常務副市長袁衛東介紹説:“我們制定了三年行動方案,下大力調減存量、嚴控增量、優化結構,重點抓好全市化工企業關停並轉搬。力爭通過3年努力,基本建成産業佈局合理、技術管理先進、競爭優勢明顯的現代化工産業轉型發展示範基地,打造長江流域綠色發展樣板。”

據介紹,剛剛過去的2017年,宜昌已關閉沿江1公里範圍內化工企業25家。按照規劃,3年內,全市將關、搬、轉134家化工企業;到2020年,宜昌長江沿線1公里內化工企業將全部“清零”。

一方面是淘汰落後産能,做“減法”,另一方面則是“加法”。在生態為先的理念下,宜昌傳統産業加速轉型升級。該市計劃3年內投資500億元打造高水準精細化工園區,推動化工産業邁向中高端。宜昌市常務副市長袁衛東介紹説:“重點發展專用精細化學品、化工新材料、化學制藥、節能環保等産業,大力拓展智慧製造及光電資訊市場領域,向電子化學品和功能材料方向突破性發展。積極引導枝江、宜都兩個‘優化提升區’錯位發展,各自形成上下游一體化迴圈經濟産業鏈。”

與此同時,宜昌還出臺了《長江大保護宜昌實施方案》,全面推進長江宜昌段生態修復和綠色發展。宜昌市政府副市長盧軍介紹:“我們現在非常重視岸線的整治工作,通過發展戰略規劃,把岸線分為四類:生産岸線,生活岸線、生産岸線和預留岸線。生活岸線,如我們的濱江公園,更加注重植綠、美景;生産岸線方面,我們提出了把生産園區退出來,進行‘扶綠’,有一些企業已經把濱江廠房全部撤掉,去除水泥地,重新扶綠;生態岸線方面,我們注重‘留白’和‘留綠’;預留岸線方面,我們注重‘保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