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書店”:引出城市與書香新故事
兩個月前,上海思南小廣場的梧桐樹下,多了一幢寓意“人文心臟”的鑽石形建築,精緻、通透、有著溫暖的木頭質感。這是一家只有30平方米、只存在60天的“快閃書店”——思南書局·概念店。60天裏,從李歐梵到孫顒,每天都有一位作家擔任“特約店長”,與讀者面對面,薦讀,互動,分享創作感受和書房小物,帶去美妙、鮮活的體驗。
有人説,這是一顆明亮躍動的“城市之心”,是中外作家的書房,是所有愛書人的客廳,更是上海這座城市的人文客廳。1月3日傍晚,在作家和讀者不捨的倒計時中,思南書局·概念店熄燈閉幕,暫別街頭,而這家書店,以及在上海漸次涌現的新型實體書店引發的思考,才剛剛起了個頭:實體書店將為城市文化生態的營造、城市公共空間的再造帶來何種可能?今天,書與人、書與城,還將書寫怎樣的新故事?
“快閃書店”引發“化學反應”
“我一直有個看法,什麼東西都會改變,有一點是永遠不會改變的:人與人需要見面。人類需要基於公共空間的活動。作家跟讀者見面,作家跟作家見面,讀者跟讀者見面,見面的時候就把寫作、閱讀、出版、銷售等所有的環節集合在一個場域裏。”上海作協專職副主席、作家孫甘露這樣講述發起思南書局·概念店的初衷。
在他看來,這家“快閃書店”的誕生,是基於上海書展·上海國際文學周、每週六“流動書店”思南書集和思南讀書會等公共閱讀活動的自然延伸,旨在推動閱讀成為人們的生活常態。同時,它也是探索城市空間升級再造、探索實體書店的創新嘗試。之所以選擇“快閃”,是因為這種方式多少帶有一點“震驚性”,能夠喚起公眾注意。當然,它實際的意圖是喚起公眾對城市文化空間的重新理解,對文學閱讀的再認識、對城市生活方式的新體驗。
而這間60天的“快閃書店”的確收穫了無數書香的種子——它打破了人們對書店的固有印象,創造或者説實現了很多人心中關於書店的夢想,既有符合“街道生活”的建築創造性與開放性;又有體現“閱讀之美”的設計陳設;更為重要的是,緊緊圍繞為讀者選好書的核心和為讀者提供更好閱讀體驗的理念,擯棄傳統的書籍陳列分類方式,選書師將3000多本書分成了“構造另一個宇宙”“上海摩登”“我的文學獎”“創造自然”等品類,更好地切中讀者的興趣、習慣。最大的亮點則是“作家駐店”制度,為讀者提供了一種比作家見面會、作家講座等傳統形式更為親切也更為有效的互動交流方式,形成了互相的激發,産生“化學反應”。
孫甘露説,以撒播閱讀種子為己任的“快閃版”思南書局,圖謀的是長久的書香。“思南書局·概念店”是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指導支援下,由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永業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三方共同發起,協同同濟大學袁烽教授設計團隊聯合打造的。兩個月的實踐證明了市場對此類人文書店的巨大需求,主辦方正在策劃將“快閃版”的思南書局固定下來,讓它成為一個實體書店。
新型實體書店凸顯“融合”特質
“當書店被植入城市空間當中,我們的城市街區將會更具人氣。”這是思南書局·概念店設計者袁烽心目中的“書與城”。
這樣的理念融入“快閃書店”設計的種種細節——特意為書店週邊加了一圈座椅。很多人到這裡逛了一圈,不是為了看書,而是為了歇個腳,歇腳的時候順便看到這裡,買了書也可以直接坐在門口看一看;還有一個考慮就是讓陽光能夠透進來,白天不開燈,但讀者在裏面會有溫暖的感覺。光對於書和人何其重要!多少人的夢想就是,懶懶地躺在陽光下看著書。難怪李歐梵第一天走進“快閃書店”時感嘆:“哎呀,這裡比我家裏的書房還要舒服。”
在孫甘露看來,思南書局·概念店可以複製,但卻不是放在任何地方都合適。它的形態應該根據所處的地方,如周邊的街道、空間位置的大小、與周邊建築的關係、與周邊建築風格的協調來定。
袁烽告訴記者,這家書店的移動性,本就是設計時的一個考量。“思南書局能不能變成城市空間一個多點式的序列,而不是唯一存在的?這樣的書店不是每個店500平方米、1000平方米,而是每個店只有30平方米,讓這座城市的作家能在不同的地方跟讀者互動,進而鼓勵人們去閱讀、去寫作,發揮積極正面的作用。這種作用甚至能夠成為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一種城市更新。這樣的空間以後可能不只是一家書店,它可以是一家花店,或者一家茶葉店,將這種傳統文化中很有意思的東西變成一種新的時尚。”
事實上,不只是快閃概念店現身街頭,近年來上海實體書店正在發生新變化。品牌實體書店紛紛開設新店,專精特、中小微實體書店再添活力。2017年就有20多家“高顏值、高體驗感、高附加值”的實體書店全新亮相申城。“新型實體書店突顯‘融合’特質,‘書店+’模式成為特色發展的主基調。”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這樣描述正在發生的變化。
繼書店+閱讀、+咖啡、+休閒、+親子教育、+主題分享等領域的多元業態拓展之後,“書店+”的內涵和體現不斷被豐富和創新。比如,“書店+美術館”的新華書店“光的空間”店,“書店+文創”的百新書局尚悅灣店,“書店+旅遊”的山腳下的書店、“書店+酒店”的上海三聯與亞朵酒店合作書店、青浦的尚書房,“書店+藝術展覽”的衡山和集、“書店+生活空間”的簡屋、“書店+圖書館”的金山圖書館、“書店+IP推廣”的角裏書房等,一大批形態多樣、功能多元的書店應運而生,受到市民讀者的關注和喜愛,成為城市時尚文化的新坐標和新據點。
“書店+”融合發展模式不斷創新,多元業態、閱讀體驗、特色定位、個性設計等“文化空間”元素正成為新型實體書店的共性。
書店喚起城市生活方式新體驗
梧桐樹下的思南書局,為城市公共空間的功能探索、營造升級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樣本,從中也可看出上海實體書店社區化發展的一個特點。可以説,書店是一個街區生活的靈魂和底蘊,是引領生活方式,豐富公眾文化生活的共用空間,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的統計顯示,近兩年來,上海新開設的實體書店更趨於向青年白領相對集中的城市副中心商圈、工業或科技園區、郊區、校區等區域延伸,打破了實體書店原有網點過於集中的局限性,延展了地域佈局半徑,填補了空白點,可以更有效地覆蓋、服務更多讀者人群。
經過幾年的實踐,上海實體書店的發展在情懷之上更趨理性,更加注重研究市場規律和發展模式。“開放”的産業政策和環境也鼓勵並支援了一批有熱情、有創意、有幹勁的年輕人創業開辦中小微書店,為曾經變化緩慢的這一傳統行業帶進新鮮活力。上海復旦經世書局、誕生於上海交通大學的曦潮校園書店、愚園路上的“好久不讀”書店等,規模較小但各具專業特色,受到讀者青睞。
“實體書店是傳播文化的重要空間,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載體,更是城市文化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文化標識和精神符號。”徐炯説,實體書店扶持發展工作一直是近年來全國文化建設領域的重點工作,上海在不斷深化産業發展政策、推動書店生態良性發展方面做了較為深入的探索和實踐。從2012年上海在全國各省市中率先出臺政策扶持實體書店,到國家全面推動扶持實體書店工作,對圖書發行企業免征增值稅;從國家11部委發佈《關於支援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到上海15家市級單位聯合印發《關於上海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上海正步入“加快建立佈局合理、結構優化、業態多元、充滿活力的新型實體書店發展格局”的快車道。
在袁烽看來,書店的故事才只是開始。書店更長遠的發展,應該是一種綜合氛圍和生活方式的疊加。未來的書店需要跟流行文化結合,這才是鼓勵書店存在的全新的方式。
“書店是一個文化空間,也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逛書店就像逛百貨商店一樣,很多時候是為了休閒消遣,暗含著想看見一點意外的什麼東西的憧憬。這種隨機性和意外,也正是城市生活魅力的一部分。”孫甘露説。
(光明日報上海1月3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