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政策選擇,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政治底色,展現出回應當今時代突出挑戰的思想價值

年終之際,國際上密集呈現對中國經濟的盤點。各方分析的主流意見,不僅肯定當前中國經濟的良好態勢,而且從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領會到,下一步中國經濟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轉型升級,將給世界帶來全新機遇。

過去一段時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紛紛上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聯合國發佈的《2018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強調,2017年全球經濟增長的1/3來自中國。上述國際機構發佈的最新報告,不約而同肯定中國經濟正在發生的積極的結構性變化。例如,內需潛力持續釋放,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64.5%,比資本形成的貢獻率高出31.7個百分點。又如,在産業結構方面,中國製造業正向産業價值鏈的中高端邁進,現代服務業也在加快增長。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創新能力的崛起,正在刷新國際上關於中國經濟長遠態勢的看法。美國《財富》雜誌日前在一篇題為“為什麼首席執行官們都應該訪問中國”的文章中寫道,一家美國矽谷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對思科公司首席執行官查克·羅賓斯説,他本人眼下還沒有去中國的必要,因為沒有什麼在華業務。對此,羅賓斯提出直白的看法——這位首席執行官肯定會後悔。羅賓斯的斷言,很大程度上同中國正不斷崛起為全球創新中心有關。“中國汽車初創企業爭相趕超特斯拉”“中國科技巨擘競逐人工智慧”“中國引領食品零售發展趨勢”……過去幾天來,歐美老牌財經媒體的這些報道標題,就是當今中國經濟創新活力不斷涌現的生動寫照。越來越多海外企業正基於政策配套、創新生態、市場容量等多方面考慮,選擇“用腳投票”,主動融入中國創新發展大潮。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除了從技術層面分析中國經濟的外溢影響,也有更多國際目光投向思想層面,聚焦中國的政治經濟學。其中,中國決策對民眾需求的不斷有效回應,即是一個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的方面。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不久前在文章中強調這樣一種觀點,經濟學應是“道德哲學的一部分”,成功的政治人物要做的不僅是帶來經濟增長,還需要“提供一種在道德上説得通的經濟願景”。當前,從全球範圍的現實情況來看,一些地方因脫離價值維度的經濟思維與決策而付出高昂的社會成本、政治成本。比如在不少國家和地區,民眾持續抗議將他們“拋棄”的經濟決策,對抗情緒的影響也不時反映到政治領域。

與之相對比,中國正在書寫一個全然不同的故事。無論是十九大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清醒判斷,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根本要求,都充分反映了中國經濟決策中的“人民中心”。高品質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中國的經濟決策,不僅是對客觀規律的主動遵循,而且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政治底色,展現出了回應當今時代突出挑戰的思想價值。

今天,有英國媒體感慨嬰幼兒照護和兒童早期教育服務問題被納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議程,有荷蘭經濟學家研究中國經濟決策中的民本思想,有俄羅斯媒體悟出“中國的成就讓人們依然相信‘十月革命的光芒’”。這樣的國際觀察,浸潤著世界對當前中國經濟不懈追求包容性、均衡性的欽佩,也説明瞭中國實踐給世界日益帶來的深層次影響。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25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