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袁秀月)今年的網路流行詞喜歡總結人,這不,剛給中年人貼過“油膩”,又給青年人貼上了“佛係”的標簽。有網友表示,“佛係青年”就是自己生活的寫照。也有網友認為,凡事抱著“佛係心態”,未免有些消極。同一個“佛係”不同的理解,“佛係青年”到底是消極還是調侃?

現象:“佛係”一詞理解多

最近,一篇《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將“佛係”一詞傳播開來,網友更是造出一系列的“佛係”概念,其中大多數都與90後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佛繫戀愛”、“佛係考研”、“佛係遊戲”,甚至還有人總結出了“佛係十二星座”。

“佛係”一詞由來已久,早在2014年,日本媒體曾把喜歡獨自待著,關注自己興趣愛好和生活節奏,不想在談戀愛上浪費時間的男性稱為“佛係男子”。2017年,“佛係追星”一詞在粉絲圈流行開來,意思是那些曾深度參與過粉絲圈的粉絲,為紛爭所累,轉而追求不動怒,不吵架的一種平和的追星方式。

“佛係”火了之後,也引發一些討論。有人認為,不是所有事都可以冠以“佛係”的方式,生活瑣事可以無所謂,但談戀愛不走心還怎麼談呢?做工作不上心還怎麼成就一番事業呢?還有人認為,這只不過是90後用來調節心情的自嘲調侃而已。但不少網友也擔心,這是用“佛係”的概念來掩蓋逃避現實的心理。

“我要是‘佛係青年’,還申請什麼博士?”92年的小胡剛聽説“佛係”這個詞,她自認性格裏充滿勝負欲,尤其在學業方面,都會盡最大努力。不過,她也坦言,自己也有“佛係”的一面,“打車啊、坐地鐵啊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兒,我還是挺佛係的”。

來自南京的大學生小余則表示,剛看到“佛係”這個詞,就覺得説的完全是自己。她理解的“佛係”是“對有些事不過度追求”。最近,小余正忙於準備英語四級考試,她抱著“佛係”心態準備著,“心裏肯定是想考高分的,但如果沒有取得預期成績的話,也不強求,大不了明年再來”。

“就是詞新而已,這種心態早就有吧。”來自洛陽的疏桐並不覺得“佛係”多麼新鮮,她認為,這只是一個現象而已,上升到社會群像就有些以偏概全了。今年,疏桐同時備考國考和碩士研究生,在此之前,她已經考過兩次研究生了。在最後階段,為了避免壓力過大,她就保持著“佛係考研”的狀態。

觀察:“佛係青年”不消極

如果説,前段時間的“油膩”映射了中年人的危機,那麼,“佛係”大概反映了90後們的生存現狀。2017年,最後一批90後也已成年,部分90後開始在職場中初露鋒芒。從學校進入社會,現實和理想的落差,快速的生活節奏、激烈的競爭都讓他們壓力增大,産生迷茫、焦慮以及自我懷疑的情緒。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副主任田豐曾分析稱,當前我國整體還處於改革與變動的快速發展階段,青年作為“危機的一代”,在就業、發展各方面都存在挑戰,青年的生存壓力相對加大。由此,網路上興起一種調侃式自嘲的亞文化,並在社會中蔓延。

90後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他們跟80後、70後不同,更善於運用網路語言,或調侃、或嘲諷,嘻嘻哈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你以為他們不走心?實則他們心裏都有數。

對於很多人來説,“佛係”其實沒什麼,更多的是壓力之下的放鬆,嚴肅之下的調侃,甚至只是一時的流行趨勢。在網上跟人吵架,三百回合下來也分不清勝負,反而身心俱疲,那還不如不吵;剛畢業就面臨“中年”,工作、房子、情感仿佛大山,苦大仇深還不如調侃一句,愛咋咋地吧;考研在即,不知道考不考得上,緊張兮兮還不如隨緣吧……

“生活已經很艱難了,對待一些有的沒的就沒必要太較真了,給自己減負。”在談及為什麼會有“佛係”心態時,小胡如此表示,雖然她並不完全認同“佛係”的生活態度。

“‘佛係’是一種曠達吧,並不那麼消極,表面無所謂,暗地使勁。”今年26歲的疏桐還在學習、考試中“掙扎”,她表示,雖然有壓力和些許消極情緒,但同時也充滿動力,因為有值得努力奮鬥的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