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佳雯帶領團隊拍攝非遺項目。受訪人提供

抓住了非遺的獨特一面,鄧佳雯認為自己找到了敘述非遺故事的一把鑰匙,而另一把鑰匙則源於“獨特”的對立面——普通。

“非遺項目本身其實是一個很窄的領域,非常有名的大師級非遺傳承人處在金字塔的頂端,鳳毛麟角。大部分非遺傳承人,處於金字塔底部,並沒有太多人知道。在國家的推動下,他們承擔了使命和責任。”鄧佳雯説道。這些人既是自帶光環的非遺傳承人,也是民間的普通手藝人。

“讓我印象特別深的是去探訪四川的藏羌織繡。去的那天正趕上端午節,藏羌織繡的國家級傳承人楊華珍老師和她織院的繡娘們正在跳藏族傳統的郭莊舞。50多歲的楊老師領著大家一起跳舞。其實,非遺跟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它不是束之高閣、脫離生活的東西,而是融入了當地人的血液裏。那天我們拍到了非常好的鏡頭。”鄧佳雯感悟到,從生活的細節出發,非遺傳承人最本真的東西才是拍攝內容的精髓。

  在《光福核雕》短視頻中,核雕師傅在拇指大的桃核上精雕細琢。

注重技藝、人和文化,2015年9月,鄧佳雯團隊製作的《光福核雕》短視頻躋身美國藝術創業聯盟舉辦的全球多媒體競賽前15,是唯一一個入選該決賽的中國項目。短視頻中,技藝精湛的老師傅在指肚大的桃核上雕刻乘舟眾人。刻刀與桃核的“吱嘎”摩擦聲中,乘船者在徐來清風中游玩的形象呼之欲出。

曾經,就拍攝手法鄧佳雯走入過誤區,“最開始,我們想將人物與技藝分開,後來發現效果並不好。這兩者是不能割裂的,我們希望採訪、技藝、作品等方方面面呈現一個完成的故事”。這幾年,《舌尖上的中國》《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現象級傳播也給她不少提示:“除了有深度,還要好玩,有代入感和體驗性,讓大家看到一個豐富、立體的人。”

初心

看到一些非遺項目面臨失傳的困境,鄧佳雯時常忘記自己是一個創業者,忘記自己曾經為了創業賣掉北京的一套房子。“要真正幫助一些瀕臨消失的非遺項目,傳播只是完成了整個非遺傳承的初期部分。傳播的真正價值在於將更多的資源或平臺接入進來,參與到後期非遺産品的研發、創新,讓這些非遺項目真的能回歸生活應用。完成這些閉環,才做了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創業初期,鄧佳雯曾試圖打造從非遺傳播到研發創新的閉環。然而,現實顯然比鄧佳雯的計劃來的“骨感”。最初,鄧佳雯團隊通過網際網路電商售賣非遺手工藝品,卻受制于産品本身的需求量,收益微乎其微;嘗試幫助非遺傳承人設計、研發、創新産品,卻因設計短板而作罷。“我覺得創業以來最大的變化,就是我不再那麼理想主義了,更加務實。”鄧佳雯説道。雖然走了一些彎路,好在未忘初心。

如今,直播、眾籌......鄧佳雯為自己的公司設計了更多的發展路徑,努力探索新商業模式。然而,無論哪條路,挖掘非遺精神、講好非遺故事、跨國跨界創新傳播都是鄧佳雯堅持的初心。

  鄧佳雯團隊製作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宣傳片。

非遺之於鄧佳雯顯然不只是事業上的互相成就。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

鄧佳雯將自己歸於後者,慶倖自己遇見了非遺:“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來到這個世界使命是什麼。非遺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幫助大家去認識人生,幫助我們回答三個問題:你是誰?你從哪來?你到哪去?”這個過程更像是鄧佳雯對自我的探尋,更像一場尋根之旅。在一場場與非遺的相遇中,鄧佳雯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看一件非遺工藝品,人們會看這件物件本身,其實,大家真的應該看看它後面所包含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生活哲學。中國人真正需要的是根和魂的東西。我們從這個角度挖掘故事,在傳播上才會更有意義。”鄧佳雯説。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