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億萬人民的記憶中,這個新時代,起航于習近平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打開了一個古老國家對於未來的想像。
這是一組必將載入史冊的畫面。2012年11月,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體出行,是去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剛剛當選為總書記的習近平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017年10月,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體出行,是去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追尋中國共産黨的“根脈”,再次當選為總書記的習近平強調“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從十八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到十九大號召,“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習近平在歷史的大視野中,進一步明確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使命,定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前進方向,描繪億萬人民同心同行的奮鬥目標。在新思想開啟的新征程上,國家的現代化與民族的復興成為前後相續的目標,幾代共産黨人開闢的中國道路,在這一進程中不斷向前。
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比中華民族對歷史的興替有更深切的感受,沒有哪個民族在連續兩千年領先於世界之後突然墮入“國土淪陷,水深火熱”的苦難,因此也沒有哪個民族如此渴望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回望過去,面對沉淪日久的神州,是中國共産黨高舉復興大業的旗幟,從毛澤東誓言中華民族“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到鄧小平強調“我們集中力量搞四個現代化,著眼于振興中華民族”,共産黨人初心不改、使命不變。5年來,習近平對民族復興這一重大命題,作了迄今最集中最系統最深刻的闡述,使之成為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最大公約數”、喚醒中華民族奮鬥激情的精神旗幟。
首次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簡練地喻作“中國夢”;首次明確揭示民族復興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即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系統闡釋中國夢的實現路徑、精神支撐、力量源泉;首次闡明偉大夢想與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的關係;首次詮釋中國夢與世界的關係,明確宣示“中國夢既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也同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想相通”……這些闡述,不僅為世界感知當代中國開啟了一扇大門,更以體現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夢想,構思出堪與中國古代輝煌或歐洲啟蒙時代媲美的復興路徑,反映了當代中國共産黨人對民族復興這“千年一嘆”的深切思考。難怪已過鮐背之年的基辛格在聆聽習近平演講後如此感嘆:“有光榮的夢想,才有偉大的成就。”
湖南山村,一位村民貼出對聯:“雪梅映紅中國夢,紫燕銜綠萬家春”;異國他鄉,旅美華僑寫下心聲,“他邦夜夜家國夢,天涯朝朝總相思”。過去的5年,在民族復興的大棋盤前,習近平以中國夢這一核心概念,重塑中國信仰、重築中國理想、重聚中國力量,極大地煥發出億萬中華兒女奮發進取的激情,推動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從5000年悠久文明走來,歷經170多年艱辛的探索歷程,終於走到了最為接近夢想的今天。
以時間節點為標誌,十九大報告擘畫了新藍圖。接下來,中國將歷史性地擺脫絕對貧困並走向共同富裕,將提前完成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將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將創造人類歷史上第一個10億以上人口共同邁入現代化的奇跡。而在這些宏偉的國家目標之下,“每一個中國人都將經歷歷史性的重大改變,獲得更多夢想成真的機會”,多少志士仁人泣血浩歌的復興大業指日可待。放眼未來,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將成為人類發展進步史上最具標誌性的事件之一。
(五)這一標誌性事件最為突出的影響,是讓社會主義這一綿延500多年的進步思想,經過幾輪高潮和低谷的交替,在世界的東方展現出強大生命力。
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貢獻,也是當代中國共産黨人的無上光榮。11月7日,十月革命100週年。俄羅斯《真理報》刊發的紀念文章《十月光芒指引未來》指出,雖然“十月革命的主要成就”早已不復存在,但中國的成就讓人們依然相信“十月的光芒”。另一篇《觀點報》紀念文章,在分析“共産主義的幽靈”為何重新在歐洲徘徊時,明確提出“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中國所取得的難以置信的成果”,中國“已成為事實上的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從而理所當然地為全球眾多趨勢定調,思想領域亦不例外”。
中國成就成為世界支撐,中國理念在為世界定調。今天,很多90後年輕人開始走進馬克思,感嘆“馬克思靠譜”;在歐洲,“馬克思主義再一次成為了時髦”,有報紙頭版整版刊出大紅底色的馬克思頭像,政要們開始到《資本論》中尋找智慧;《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則在短短數年內,以24個語種、27個版本、660多萬冊的發行量,熱銷世界1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且“影響的大都是主流人群”。這一切,恰如一部火爆網路的專題片片名——《社會主義“有點潮”》。今天的世界,雖然社會制度有差異、意識形態各不同,但一個觀點已成共識,那就是馬克思主義並未過時,“中國讓社會主義學説重新偉大”。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實踐是最硬的標準。儘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5年社會主義中國所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所産生的前所未有的世界影響、所贏得的越來越多的國際認同,雄辯地證明了“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這是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保持堅定信心、對社會主義保持必勝信念的科學根據。習近平曾系統梳理社會主義500年的思想源頭和演進,不斷強調我們黨要努力“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中國的原創性貢獻”。過去5年理論與實踐的相互激蕩,産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新思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正是我們黨對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新貢獻。而這種貢獻最為突出之處,是對社會主義本質的深刻思考。
十九大期間,一位外國記者來到中國,偏見讓他“主題先行”地想做一組報道,挖挖中國“貧富分化問題”,沒想到稍一深入,就被中國扶貧的巨大成就吸引,最後他決定好好寫寫“中國的脫貧故事”。過去5年,中國的貧困人口減少5500多萬,相當於歐洲一個大國的人口,這場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反貧困鬥爭,被聯合國譽為中國對世界最大的貢獻之一,也提供了一個觀察“習近平時代”的最好視角。中國這5年,是社會主義本質得到空前體現的5年,是制度優勢與活力得到空前發揮的5年,是共産黨的宗旨信念得到空前強化的5年,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得到充分實踐的5年。看到了這一點,才能更清楚地認識到,習近平為什麼要不斷強調“加強黨的領導”,為什麼要反覆宣示“一個都不能少”,為什麼要始終堅持“共同富裕”,為什麼要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參天大樹之根本,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不斷奮進的萬里長河之泉源”,為什麼要以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和實踐要求,將社會主義中國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書寫在960多萬平方公里的中國大地上。
毛澤東説,“每個國家,每個時期,都有新的理論家,提出新的理論”;鄧小平説:“馬克思有他那個時代的語言,我們有我們時代的語言。”習近平以強大的思想力、原創力,以巨大的政治智慧、理論勇氣,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完善和發展,將馬克思主義這一人類思想史上最偉大的革命成果往前推進了一大步。理論惟有“常新”,才能“常青”。這一劃時代的理論創新,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中國的奮鬥,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十九大期間,165個國家452個主要政黨發來855份賀電賀信,這些賀信不僅來自社會主義國家,也來自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越來越多的人斷言“全球新未來最好的希望來自中國”,越來越多的人認定“世界2030年時的面貌取決於中國”。有海外網站刊文稱,在中國模式中,許多人看到了自己國家的光明未來。對全世界雄心勃勃的國家來説,這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選項。
2017年,十月革命過去了100年;2018年,《共産黨宣言》將迎來發表170年,中國改革開放也將迎來整整40年。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終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雄辯地證明,社會主義並沒有進入“歷史的博物館”,而是在持有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人手中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六)習近平正在領導中國完成三大治理——執政黨治理、國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美國學者主編的《習近平復興中國》一書如此評價。
的確,今天的世界,正經歷“400年來未有之大變局”;今天的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對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世界,作為“站在世界地圖前的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從一開始就把思考“人類命運”視為中國共産黨人的職責所在。一位法國東方問題專家在梳理中國“令人矚目的成就”後慨嘆,“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一次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地應對跨區域問題,慷慨地與全人類分享發展經驗,審慎地為全球治理提供中國方案”,“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的政黨”。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倡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堅持正確義利觀、秉持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之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寬廣深邃的歷史視野、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勇於擔當的大國胸懷,提出對世界發展、對人類未來的中國方案。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讓當代中國共産黨人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走向現代化路徑的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來自東方的思想力量,實實在在地在改變世界。過去5年,“一帶一路”猶如兩隻翅膀,以中國為原點,沿著古老大陸和大洋鋪展開來。從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務區,到中巴經濟走廊風電項目,在這條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上,偉大的思想推動偉大的實踐,讓昔日“流淌著牛奶與蜂蜜的地方”再次成為沿線人民的福祉。十九大報告中“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表述,“中國共産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的鏗鏘誓言,讓世界感嘆“中國的新時代將影響世界”。
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曾對世界主要國家領導人形象進行全球公眾調查,在受訪者對本國領導人認可度、30國受訪者對10國領導人認可度、以及受訪者對本國領導人正確處理國內及國際事務信心度方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都排名第一。有國外學者評價,在國際舞臺上,“習近平以有所作為的積極態度讓世界各國重新認識中國,中國的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今天的世界,不僅深深認識到“中國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全球經濟的命運”,也日益深刻地體會到,世界已經從與中國共用“經濟發展紅利”,走向了更高層次的共用“思想理念紅利”。這只“睡醒的獅子”是真正的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它“長遠的目光和對時代需求的精準把握,對世界發展大有裨益”。
(七)共産黨人的目光,總是望向未來。
20世紀30年代,當國內革命遭受重創,仍然堅信革命是“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20世紀90年代,當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社會主義在世界陷入低潮時,仍然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當中國昂首走進新時代,更加堅信我們會“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1975年9月,《延安通訊》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紹北京知青習近平帶領陜北梁家河村村民辦沼氣的故事。標題意味深長,叫《取火記》。今天,思想的火種點燃了新征程的火炬,引領8900多萬黨員、13億多人民,向著歷史深處的一個個時間節點邁進。
在這偉大的征程中,思想的火焰將綻放更耀眼的光芒,照亮一個民族走向復興的堅實步履,照亮我們更為美好、更值期待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