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近日,重訪豫東農業大縣太康,心情很不平靜。幾年沒來,原來貧困的太康大變樣了,越來越多的農民脫貧致富。
“學習十九大精神後,我更覺得太康脫貧奔小康,縣委書記要奮勇當先。”在此任縣委書記已9個年頭的王國璽説。
“銀太康”豈能甘當貧困縣
太康縣歷史悠久,境內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曆史。豫東平原素有“金杞縣,銀太康”的説法。農業經濟時代的這些美譽隨著時代變遷,逐漸變成了美好記憶。
150萬人口的太康縣,成了國家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2009年1月,王國璽接任太康縣縣委書記時,面臨諸多難題:經濟基礎薄弱,縣財政預算收入僅為1.46億元。
“銀太康”豈能甘當貧困縣!經過調研和思考,王國璽提出,振興經濟擺脫貧困,必須調整經濟結構,走新型工業化路子,以工促農、以産興城、以城帶鄉,綠色發展。
王國璽多次帶人赴江浙、福建招商引資引智,引來近百億資金和技術,11家江浙客商、9家閩商先後入駐了太康産業集聚區。
太康打出的“脫貧組合拳”,一是破除“四等思想”,即貧困戶等給錢給物,職能部門等上級政策,鄉村兩級等財政支援、技術幫助、提供資訊,各級幹部等工作任務。
二是解決扶貧政策不明晰,財政投資機制單一化、行政化,缺乏市場化、社會化問題,在鄉、村發現培養帶動貧困戶的能人,引導這些能人組建産業基地。
三是整合資源,創建鄉鎮示範點。把扶貧車間、光伏電站、産業扶貧基地、文化廣場、超市、衛生室、幼兒園、養老院、老年康樂中心、農民工培訓中心、電商服務站加以整合,實現功能集合佈局,資源集約利用。
四是解決作風不實、做表面文章問題,做到精準脫貧,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
五年變化令人刮目相看
近兩年,太康人出國旅遊,自豪地發現,義大利名牌服裝有了太康産品,歐美鍋爐市場也有了“太康造”。太康的工業産業聚集2009年起步,十八大以來這五年大踏步前進,逐步形成棉紡服裝和鍋爐製造兩大主導産業,産品遠銷歐洲、美國、加拿大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2016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36億元、利稅55億元。
統計資料表明,太康棉紡企業總規模從2008年不足5萬錠發展到2016年的150萬錠,增加了30多倍;鍋爐企業産能從2008年不足2000蒸噸發展到2016年的3.5萬蒸噸,增加了近20倍。增量多是發生在最近五年。
近幾年,太康棉紡服裝業經過轉型升級,得到蓬勃發展。現有固定資産投資億元以上的紡織企業43家,紡織服裝綜合生産能力在河南省縣級排名第一。安裝噴氣、噴水、圓盤織布機6000多臺,服裝年加工能力2.5億件。萬利源棉業引進德國、義大利設備,採用精梳緊密賽絡紡技術,可紡出300S以上的細紗,是國內為數不多的高端紗生産企業。鴻文紡織引進的包覆絲機,以氨綸為基礎與多種材料進行包覆,生産高檔服裝布料,為國際女裝品牌提供布料……中國棉紡行業協會授予太康“中國棉紡織名城”稱號。
太康原有17家鍋爐加工企業,企業規模小、生産條件差,縣裏著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手抓鍋爐製造企業的整合提升,一手抓人才引進和技術創新,全面淘汰燃煤鍋産品銷往67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有四家鍋爐企業被國家品質技術監督局批准為“2A”級鍋爐壓力容器生産企業,鍋爐檢驗中心可代行省品質技術監督局對豫東地區鍋爐産品檢驗,省級研發中心和全國鍋爐生産技術權威黃家堯相繼落戶太康,南韓、台灣等鍋爐製造企業也來太康辦廠。
鍋爐行業協會會長、四通鍋爐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坤説,我們對鍋爐市場和資源進行整合,規範行業內部管理,引進高端人才,目的在於提高産業技術創新水準,打造太康鍋爐品牌。太康縣已成為全國最大的A級鍋爐製造基地,被工信部授予“全國鍋爐産業集群區域品牌試點縣”。現在太康鍋爐年産值近40億元,利稅4.5億多元,從業人員超萬人。20家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帶動3000人脫貧。
必須實現對150萬人民的承諾
黨的十八大以來,太康縣強化政治擔當、使命擔當、責任擔當,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用“刮骨療毒、猛藥去疴”的精神轉作風,用“眼睛裏容不得沙子”的標準抓問責,狠抓扶貧攻堅各項措施的落實,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貧困村由167個降到57個,11萬餘人實現了穩定脫貧。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王國璽説,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了這一目標,太康縣委縣政府做出“2018年貧困人口整體脫貧、貧困縣摘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承諾,我們以敬畏之心面對這一莊嚴承諾,不敢有絲毫懈怠。
太康縣産業集聚區由最初規劃的12.5平方公里發展到目前的23.35平方公里。産業聚集區的産品暢銷國內外,縣裏經濟實力增強了,農村剩餘勞力和貧困戶子女變成産業區工人,他們的家庭得到實惠。産業集聚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令春預測,到2018年將實現5萬農民工就業,帶動2萬人脫貧。新建産業扶貧基地151個,吸納入股貧困戶6219戶,直接覆蓋貧困人口2.2萬人,輻射帶動貧困戶4754戶、1.7萬人。
太康縣委宣傳部部長謝成營介紹了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著眼長遠在家鄉太康投資近6億元的項目:建設容納1萬名學生的高中、2000名學生的初中各一所,建起300張床位的太康縣人民醫院高賢分院,建成的溫室大棚蔬菜種植和養殖扶貧基地已交付使用。香港磊磊集團總裁洪英豪也在太康建起大型紡織服裝企業,他在向記者介紹情況時,對太康的産業扶貧充滿信心:“我們發揮用工密集的優勢,在22個鄉鎮建起50個扶貧車間,實現就業5000人,其中,貧困人口就業不低於2000人,帶動了5000多人脫貧。”
低投入創業,好項目創新,和主導産業一起,為太康脫貧奔小康增加了基礎和底氣。近年來,太康縣先後成立了扶貧基金會、大學生返鄉創業聯盟、農民工返鄉創業協會等社會化扶貧組織,大力培育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吸納貧困戶的勞動力就業和流轉土地增效,實現了作物品種統一化、佈局規模化、生産標準化、發展産業化。如龍曲鎮紅運來辣椒種植專業合作社,已成為老乾媽企業的主要原料供應商,農民可以通過入社,獲得土地租金、打工佣金和入股股金;也可以購買合作社的種子,學習合作社的種植技術,跟著合作社一起生産。
在太康時與王國璽幾次交談,他的幾句話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縣委書記是脫貧攻堅一線總指揮,必須盡職盡責,“太康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不獲全勝我決不下戰場!”
《光明日報》( 2017年12月0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