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中外青年學者貴州行圓滿落幕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中外青年學者和媒體記者在遵義會議會址前合影。

今天,“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中外青年學者交流活動圓滿結束,來自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等單位的專家和英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家的青年學者,以及中央和地方重點新聞網站的編輯記者將足跡留在了遵義會議會址、花茂村、“中國天眼”、貴陽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滿載而歸,為過去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所鼓舞。

在四天的過程中,中外青年學者和編輯記者認真觀察、用心傾聽、深入交流。他們通過獨特的視角,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從過去五年貴州發生的巨變和網民廣泛關注的熱點入手,用激昂的文字、精彩的圖片和動感的視頻展示出“醉美貴州”脫貧致富、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和經驗,用網民熟悉的語言和表現方式描繪了一幅幅精彩的畫卷。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中外青年學者貴州行圓滿落幕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中外青年學者活動走進花茂村。

中外青年齊點讚精準扶貧的“中國方案”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時曾來到楓香鎮花茂村,深入了解當地鄉村的發展情況。他溫情地説,看到每個人洋溢在臉上的愉悅表情,知道你們過得不錯,這裡的脫貧致富是比較成功的,你們對黨和政府是擁護的。

2016年花茂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到12607元。正是美麗鄉村建設助力精準脫貧,讓花茂村這個貧窮了多少年的“荒茅田”成了遊客眼中的樂土。

在22日的座談會上,人民日報上海分社副社長李泓冰談到以花茂村為案例的精準扶貧“中國方案”時説:“花茂村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扶貧道路。它讓百姓富起來的同時,針對當地特點,將田園風光、非遺文化、紅色文化與特色高效農業有機融合,守住了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走出了一條扶貧發展新路。相比某些村落追求單一的工業扶貧、産業扶貧,不惜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花茂村用百姓致富 ‘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提出了與貧困作戰的中國方案。”

來自迦納的青年學者杜華在座談會上也分享了他在花茂村的所見所想:“我目睹了花茂村瓷器燒制、油紙傘製作、釀酒工藝等産業的發展。這是當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很好地保留了當地的文化。同時,我也目睹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這都為當地的減貧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外國青年讚嘆“中國智造” 國家名片帶動世界發展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中外青年學者貴州行圓滿落幕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中外青年學者在平塘縣天文小鎮的天文體驗館裏觀看“中國天眼”的模型。

距離貴陽兩個小時外的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也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裡有“中國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它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單天線射電望遠鏡。這個面積足有30個足球場大的巨型“天鍋“,可以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宇宙信號。2016年9月,“天眼”正式落成投入使用,讓全球的目光投向平塘。這裡,變成了一個“世界上看得最遠的地方”,吸引著眾多國內外遊客前來。而今,借助“天眼”的吸聚效應,平塘打造了集天文科普、宇宙探秘、旅遊度假和文化交流為一體的天文小鎮,成為貴州黔南探索全域旅遊發展的又一樣本。

“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中外青年學者貴州行圓滿落幕

一名外國專家在天文體驗館裏參觀。

來自俄羅斯的中國日報網資深博主蘇莉第一次來到這裡,看到“天眼”後特別激動地説,這裡堪稱又一個“中國奇跡”,難以想像那麼多偉大的中國科學家能夠安於深山之中,在簡陋的環境中一待就是幾年,這是一件不可思議又讓人無比感動的事情。“中國天眼”是人類歷史上的傑出貢獻,它助力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秘,解開宇宙起源之謎,能夠目睹“中國天眼”我覺得非常自豪。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劉德中表示,通過這次活動,我們集中考察貴州的紅色文化與科技發展,進一步明白了我們從何而來、到哪去。曾經貧窮落後的花茂村已經成為美麗的鄉村都市。“天眼”代表了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個重大跨越,圓了中國人的千年問天夢。我們應該更加堅定民族自信心與民族自豪感,即使像貴州這樣原來被認為比較落後的地區,僅僅展示幾個側面也足以讓世人感到震撼了。

本次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揚帆助力。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路評論工作局指導,中國日報網和貴州省委網信辦聯合主辦,人民網、中國網、國際線上、央視網、中國青年網、中青線上、央廣網、光明網、法制網、多彩貴州網、貴陽市委網信辦、遵義市委網信辦、黔南州委網信辦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