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載人飛船、第一個月球探測器都在這裡誕生。這裡是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簡稱“航太五院”)。11月21日,“十九大精神進央企”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航太五院,20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和主要商業網站記者來到這裡,追尋著航太英雄們的光榮與夢想。

航太五院在首任院長錢學森先生的指引下,經過近50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主要的空間技術及産品研製基地、國際上業務領域最全的宇航企業。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航太五院:築夢天疆 星耀太空

  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衛星

一項項成就的背後凝聚著無數航太五院人的心血,從以孫家棟、戚發軔等為代表的老一代航太科技人員,到現在的航太人朱樅鵬、謝軍等,他們都在不斷地為中國航太事業辛勤奮鬥著。

讓一代代航太人欣慰的是他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黨和人民的信任與稱讚。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總設計師朱樅鵬説,“十九大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經濟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時指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成果相繼問世’。報告將天宮放在了突出位置,這是黨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航太人的巨大褒獎和鼓勵,我們感到非常驕傲和自豪,並對以後的工作充滿幹勁兒。”

北斗三號工程副總設計師、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經歷了一個特殊而有意義的十九大時光。一個多月前,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時,他正身處大涼山深處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北斗三號第一顆、第二顆衛星的發射任務。他説,“我同試驗隊的同事們一起在作業現場收看了大會盛況,這個特殊的場合讓我們更加有使命感和榮耀感,對於工作的意義體會得也更加深刻。”

【十九大精神進央企】航太五院:築夢天疆 星耀太空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模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這是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創新的經典論述。航太五院副院長林益明介紹説,圍繞“原始創新、整合創新、自主創新”的理念,航太五院已發射217顆空間飛行器,124顆衛星在軌穩定運作,形成載人航太、深空探測、導航定位、對地觀測、通信廣播、空間科學與技術試驗等六大領域航太器研製業務。同時,航太五院在載人飛船技術、衛星回收技術、一箭多星技術、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技術和遙感衛星技術等領域也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十九大報告提出,“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準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 林益明表示,航太五院已經歷練出一支技術高超、經驗豐富的人才隊伍。他介紹説,“我們的職工不僅研發能力過硬,先後涌現5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和14名兩院院士,而且他們都擁有著崇高的敬業精神,多位職工為科研進度加班加點無法陪伴家人,有的職工更是因工作繁忙推遲了三次婚期。這是廣大航太人的堅守,更是他們背後無數家庭的默默支援。”

  月球探測器模型

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航太攻關任重道遠,據了解,航太五院將繼續探索,預計將完成火星探測任務,在2022年左右建成具有當今國際水準的中國人的第一個空間站。航太人將掀開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資源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