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江蘇揚州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受到表彰。這是該市自2011年榮獲、2014年蟬聯全國文明城市以來,第三次摘此桂冠,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這是一座城市的努力,更是全體市民的驕傲!
全國文明城市是目前國內城市綜合類評比中的最高榮譽。揚州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文明創建的奮鬥目標,久久為功,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領一座城市的新時代風尚。
兩年多的“雙月點評會”,集中會診破解疑難雜症
全國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市民整體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較高的城市,評選要求高,測評內容多,考評方式嚴,是對一個城市政務環境、法治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生活環境、生態環境和創建活動等方面的全面檢閱,僅測評的基本指標就多達37個子項、119個小項。
揚州市把文明城市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通過行政手段強勢推進城市管理。針對群眾反映的臟亂差,全面實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連續三年,每年對市區進行拉網式排查,梳理文明城市建設臟亂差問題點位。2015年共梳理出問題點位315個,2016年梳理出200多個,今年梳理出100多個。對梳理出來的問題按照“整治一個、成功一個、鞏固一個”的要求,每月給主城區21個街道(鄉鎮)明確2個點位創示範、攻頑疾,並將點位清單與區、街道(鄉鎮)兩級挂包領導一併在媒體公佈。對一些老大難問題,集中各方力量,用3至5個月的時間全力攻關。兩年來共攻克頑癥30多處、問題點位569個。
2015年3月“共建文明城爭做文明人”動員大會以來,建立了書記市長主持“雙月點評會”制度,各區和40個文明委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參會,建城區21個街道(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列席會議。將縣(市、區)領導班子和部門年度綜合考核中的文明城市建設分值從2分提高到5至8分(縣市7分、功能區5分、市級機關部門8分),從而形成上下一盤棋的文明創建格局。
兩年多來,14次“雙月點評會”,每次都解決一兩個牽涉面廣、工作難度大的重點問題,運用這個綜合性工作平臺有效解決文明城市建設的疑難雜症。
城市農貿市場素有文明創建“硬骨頭”之稱,産權多元,業主重收益、輕管理,導致環境臟亂差、流動攤點多、車輛停放亂,令市民、管理部門頭痛。
突出市場公益性,更換經營主體,收回經營管理權……兩年多來,揚城已經收回23個農貿市場的産權或經營權、管理權,一批農貿市場通過“刮骨療傷”提檔升級。2013年啟用的瘦西湖農貿市場僅僅運營半年,就因為生意清淡、承租管理不善被迫歇業;城北鄉探索農貿市場公益性改革和標準化建設,政府回購市場經營權,投入150萬元升級改造,安裝電梯重新招商、重新佈局,去年3月投入運營,重新聚攏起市場人氣,成為“超市式農貿市場”樣板。
“一把手親自抓”有效解決了懶散、懈怠、等靠的工作作風,讓各部門運轉高效、配合默契,從而為城市文明創建掃除權責不清、分工不明的障礙,切實為其提質增效。
建立健全“網格化”
城市管理常態長效落細落小落實
違章搭建,是城郊接合部、“城中村”的多發症和頑癥,後期拆違不僅執法成本太高,更容易引發和激化社會矛盾。瘦西湖街道創新實踐“網格管理數字平臺+快速反應機制”,把網格化管理工作落實在社區、村組,各層各級都由領導包乾,任務內容包含社區(老舊小區)、商業大街、主次幹道、農貿市場等16個大的點位。如今,瘦西湖街道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在全市快速推廣。
城市管理,堅持重心下移,治本機制硬起來。揚州市按照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思路,理順工作機制,把管理重心下移到街道,讓街道有責有權、有人有錢,保證創建工作順利推進。不斷建立健全網格化管理模式,使城市管理常態長效化落細落小落實。
整合執法力量。2015年起,在街道(鄉鎮)組建以城管、公安、市場監管局3家為主的“3+X”模式的聯合執法隊伍,下沉到街道管理,實施聯合執法、集中攻堅,破解多頭管理管不住的困局,初步解決了條線部門管不到底、街道(鄉鎮)管不到邊的難題。
實施財政轉移,以獎代補增加基層創建經費。文明城市三年行動計劃確立了七個專項行動計劃,由市直部門牽頭,日常面廣量大的管理工作由鄉鎮(街道)負責。針對基層財力不足的實際,建立財政轉移機制,每年市、區兩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3200萬元,以獎代補支援鄉鎮(街道)開展創建工作。
位於寧啟鐵路北側的揚子南路,曾聚集著一批建材、廢品交易市場,導致“臟亂差堵”。今年夏季,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聯合城北鄉投入1600多萬元專項資金,一舉拆除47戶違章棚戶,
搬離佔地2萬平方米的建材市場,清除垃圾雜物850噸,揚子南路片區環境大為改觀。與此同時,城北鄉在所有村和社區設立城管中隊,職責下沉、人員下沉、經費下沉、管理下沉,“網格化”精細管理,城市管理打通最後一公里。
全市推進城管體制改革,將區城管人、財、物下放到街道,讓街道有責有權、統一調度,讓城管隊員成為不流動的“網格員”。市區秋雨路兩側商業店舖林立,商業繁榮的背後也帶來佔道經營、流動攤販、交通擁堵等擾民問題。相關職能部門每年都要開展多次整治會戰,但突擊整治之後很快回潮。市、區級的交警、公安、城管和市場監督管理執法人員下派到街道,定崗在路段,“3+X”鄉鎮綜合執法模式在秋雨路試點,隨著人防物防技防群防一起使勁,秋雨路從“攻堅點”變成“示範點”,如今成了“文明示範路”。
實施老舊小區專項整治,全面建立老舊小區基本物業管理,針對零散樓棟,鼓勵基層借鑒居民自治模式,實施自管自治。規劃建設智慧停車場,同時在保證道路通行的前提下合理施劃路邊停車線、增加停車位,市區每年新增10000多個停車泊位。
凝聚“精氣神”
同住一座城共治一個家
雙橋街道武莊8號樓群,是上世紀90年代廣陵區政府建的機關宿舍,沒有物業管理,曾經散亂臟差。老黨員楊杏芝牽頭組建起自管組織,實現精細化管理,成為揚州“最乾淨老小區”的樣本。楊杏芝彙編成23萬字的《武莊8號樓群處管志》成為社會治理的暢銷書。武莊8號樓群的“變遷記”“成名記”,生動詮釋了揚州“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創建育民”的城市管理理念。
9月下旬,全省城市治理與服務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揚召開。與會人員全面詳細了解揚州市公園體系建設、老小區綜合整治、智慧社區建設、城市書房建設、校園公園一體化建設等情況,對在城市治理與服務上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建設幸福宜居城市的“揚州實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予高度評價。
有了文明的市民,才有文明的城市。同住一座城,共治一個家,每個人在享受這座城市給我們帶來的歷史榮耀和優美生活環境的同時,也要時時捫心自問“我為城市要做些什麼,我為社會要做些什麼,我為他人要做些什麼”。揚州開展了深入持久的大討論,出重拳、治臟亂,正家規、傳家風,改陋習、攻短板,抓制度、重長效,推動城市硬體設施和軟體管理的雙提升、人與城市的共發展。
揚州堅持文化為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風化人,激發出全市上下的文化自信和精神自覺,“勤奮勤勉、開拓進取、包容通融、崇文尚德”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爭做“務實踏實、創新創業、開明開放、文明優雅”揚州人蔚然成風。一批“好人館”“好人廊”“好人墻”落地生根,“揚州好人”進萬家文藝巡演活動弘揚了正能量。
通過引領社團發展調動群眾創建積極性,在基層社區大力發展各類社團,社區引領社團,社團凝聚群眾,引導居民參與文明城市建設。截至目前,揚州全市註冊志願者36萬餘人,註冊志願服務組織3200多個,2015年12月以來累計實施志願服務活動3萬多項。文明要從娃娃抓起,加強以中小學班主任為重點的“八禮四儀”德育隊伍建設,通過完善“三結合”教育網路提升未成年人素質。
在全市推行商家“門前四包”制度,推動商家強化自我管理、履行社會責任。持之以恒創造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優質服務,打造最乾淨城市,提振城市“精氣神”,讓群眾在文明創建活動中擁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踩著百姓腳印走,攻頑疾、攻難點、抓常態、抓長效,推廣網格化管理,鞏固創建成果。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幸福接力,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刷新了百姓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