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黨課音頻受歡迎
本報上海11月16日電(記者曹玲娟)一堂莊重別致的“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講”音頻黨課日前在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地——中共一大會址正式開課,並通過電波在上海新聞廣播FM93.4和新媒體阿基米德APP“學習同心圓”社區同步直播。
來自復旦大學的教師童一明早早來到會場,胸前的黨徽格外顯眼。他説,作為一名黨員,在一大會址這樣莊嚴神聖的地方聽課,要佩戴黨徽表明身份。“我很想聽到對十九大報告的權威解讀,好把報告的內容和關鍵點掌握得更清楚。”
傳統媒體加上新媒體,讓黨課離黨員幹部群眾更近一步。數據顯示,“十九大精神十九人講”第一節黨課,超過50萬聽眾收聽。
中央宣講團來滬宣講後,上海迅速成立由領導同志和專家學者共56人組成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集體備課,分赴各區、大口黨委中心組進行宣講,並有序開展基層宣講活動。截至目前,上海已有基層宣講團隊303支,基層宣講志願者約4200名。
除理論宣講外,上海還嘗試用文藝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宣講。如交響合唱《啟航》、“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上海美術作品展和詩歌朗誦會等,力求增加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方式方法。
天津
宣講分隊小而實
本報天津11月16日電(記者龔相娟)近日,天津成立市委宣講團帶頭深入基層宣講,進一步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各區各系統結合實際,紛紛成立宣講小分隊。小分隊突出“小而實”“小而靈”“小而美”的優勢,擴大覆蓋領域,注重實際效果,使十九大精神宣講切實做到面對面、實打實、心貼心。
“回來後做了13場宣講。今天感覺很不一樣,因為是在自己學校,面對外籍教師,要把黨的聲音傳遞給‘國際大家庭’。”十九大代表、天津大學藥學院黨委書記馮翠玲簡潔開場。“中國共産黨具有很強的治理能力,處理事情非常高效。中國能發生巨變,在於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藥學院一位外籍教授説。
15日,河東區殘聯在中山門北裏社區的十九大精神宣講結束後,社區殘疾人工作者代表説,“國家對殘疾人事業十分關心和重視,作為社區工作者,我對幹好這份工作更有信心了。我們一定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到實處,全心全意為殘疾人辦實事、解難題。”
15日下午,在軍休幹部潘竹林家的小院,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學習體會:“我覺著心窩窩更踏實了。”“對,十九大報告給全國人民吃了一顆定心丸。”十九大精神浸潤著每一位老戰士的心田。
青海
宣講散著泥土香
本報西寧11月16日電(記者何聰、王錦濤)11月16日,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李家磨村。還未進村,就聞平弦聲,“十九大精神傳四方,神州大地喜洋洋……”原來,當地將十九大精神融入青海平弦和賢孝等地方戲曲形式,讓老百姓聽到散著泥土香的好政策。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囊謙縣著曉鄉,為了讓居住在冬季牧場的牧民及時了解十九大精神,鄉里派出了“摩托車宣講隊”,翻山越嶺,把十九大精神送到每一片牧場、每一戶牧民家中。連日來,青海全省組織宣講力量,深入農村牧區、城市社區,充分利用“文藝宣講團”“馬背宣講隊”“百姓話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面對面宣講,滿足廣大群眾對十九大精神深層次理解的需求。
初冬的青海,多地已經雪花紛飛、寒風朔朔。省委書記王國生冒雪赴門源回族自治縣,向基層黨員幹部群眾面對面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在阿尼瑪卿雪山腳下,省長王建軍與大家圍坐在一起交流學習十九大精神。
領導帶頭宣講,群眾自發學習。湟中縣土門關鄉加汝爾村,一個由村裏的黨員自發組織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以獨具河湟特色的青海小調、越弦等曲藝演唱形式向群眾宣講。
“我們將進一步抓好面向全社會的學習宣講、宣傳教育,迅速興起熱潮。”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張西明説。
雲南
特色品牌在行動
本報昆明11月16日電(記者李茂穎)“我相信十九大後農村政策會越來越好。大家一定要杜絕等、靠、要思想。用勤勞的雙手努力抓好生産,脫貧並不是一件多難的事。”秋末冬初,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幫蓋村一片豐收景象。田埂上,村民們圍著剛從北京回來的十九大代表、幫蓋村黨總支書記曹春葉,聽她講十九大精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怎麼個振興法?”田間地頭,曹春葉活躍其間,給農活間隙的少數民族同胞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雲嶺大地上,正掀起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宣講熱潮。從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雲南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大規模集中宣講活動,一大批政治素質好、理論水準高、宣講能力強的領導幹部、十九大代表和專家學者,組成宣講團,奔赴16個州市和機關企業、高校開展示範性集中宣講。
德宏“五用”宣講團、保山騰衝“艾思奇百姓宣講團”、玉溪紅塔“聶耳社區宣講團”……一個個特色宣講品牌行動起來。結合邊疆民族地區實際,各地組織民族語宣講小分隊,走進村村寨寨,走向田間地頭,通過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的宣講把十九大精神宣傳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