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6日電 (于子茹)“作為一名基層一線黨員,聆聽總書記報告,內心十分激動、精神十分振奮;同時,作為全國8900萬黨員的代表,參與黨內重要工作的討論,選舉中央委員、中央候補委員和中紀委委員,深感責任重大。”話筒前,中國科協資訊中心編輯房瑞標分享著自己參加黨的十九大的心情。
中直機關“一線代表親歷十九大”巡迴宣講第三場報告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11月16日上午,中直機關“一線代表親歷十九大”巡迴宣講第三場報告會在新華社舉行。中央直屬機關工委副書記李勇主持,中央黨校校務委員會委員、教務部主任謝春濤,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法學院院長姜穎,中央電視臺駐北京記者站站長王小節,光明日報社評論部評論一室副主編劉文嘉和中國科協資訊中心編輯房瑞標,分別做了宣講。
謝春濤從他在黨代表通道接受外媒採訪的經歷講起,圍繞“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談到要充分認識到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我們的制度優勢已在實踐中充分證明與展現;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是在以往的經驗和教訓中總結出來的,要切實加強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現場聆聽總書記鏗鏘有力、直抵人心的報告,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姜穎回憶,10月18日下午,她在小組發言中提到的最大感受便是對人民的深情。“報告出現‘人民’二字的頻率極高,達到206次,通篇以人民利益貫穿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飽含對人民的深情。特別提出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永遠與人民共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這些平實的語言感情真摯、直抵人心。”
同樣,王小節也認為,十九大報告通篇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統領,“人民”一詞提到了200多次,這向世人昭示了“中國共産黨是什麼樣”的角色定位和“為了誰”的價值追求。
劉文嘉則用三個統一概括了十九大報道呈現的特點。劉文嘉説,“第一個統一,報告既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也深刻呈現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邏輯;第二個統一,報告既是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藍圖的擘畫,也是對人民群眾獲得感的密切追蹤;第三個統一,報告既牢牢立足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也彰顯了宏闊的人類視野、深沉的人類情懷。”
中直機關“一線代表親歷十九大”巡迴宣講第三場報告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此外,他們還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談了如何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
如何學習貫徹落實?王小節用兩組關鍵詞做了總結,即“信心和使命”、“責任和擔當”。王小節表示,記者要深入基層,鏡頭對準群眾,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動真情。同時必須通過內容創新讓報道緊扣時代主題回應社會關切,通過表現方式創新讓觀眾更加喜聞樂見,通過技術手段創新提高節目的傳播力、影響力。創作出更多有筋骨有溫度有正氣的節目,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真善美。
房瑞標表示,在扶貧開發的衝刺階段和關鍵時期,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結合脫貧攻堅的實踐來進行,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脫貧優勢,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保證。
姜穎表示,把十九大精神宣傳好,貫徹好,要堅持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感染、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懈努力,埋頭苦幹,以實際行動為黨的教育事業、為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積極貢獻。
臺上,五名黨的十九大代表分享著各自的故事和學習心得;台下,來自不同單位的聽眾認真聆聽宣講,十九大精神被這種接地氣的方式傳達到每個人的心中。經濟日報記者李萬祥告訴記者,“聽了他們的宣講,仿佛又回到了10月18日的盛會時刻,心情再次澎湃。”
中直機關“一線代表親歷十九大”巡迴宣講第三場報告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最後,李勇強調,青年幹部職工正處於幹事創業的“黃金期”,要帶頭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掌握精神實質,學深悟透、融會貫通,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揮先鋒作用。要擔當起實現新時代宏偉目標的光榮使命和歷史責任,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總書記的號召,堅定理想信念,勇做時代的弄潮兒。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不斷提高政治素質,鍛造政治品格,在推動中直機關事業發展、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展現時代風采、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