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圖為南京一所小學的孩子們正在跳足球操。 泱波攝

記者梳理髮現,已有包括北京在內的20多個省份公佈了當地的足改計劃。據不完全統計,有至少13個省份將舉辦、承辦大型國際賽事甚至“積極參與申辦世界盃”寫進文件。

“世界盃”、“高水準賽事”字眼頻現

日前印發的《北京市足改方案》在遠期目標中,提及形成成熟健康的足球文化、積極申辦國際頂級足球賽事的內容,這與《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全社會形成健康的足球文化”、“積極申辦國際足聯男足世界盃”相得益彰。

其實早在一年前,湖北就已將積極申辦引進高水準足球賽事寫進文件,並明確提出支援武漢市參與申辦世界盃、國際A級賽事、中國之隊等頂級賽事,支援具備條件的省內其他城市申辦國際國內高水準足球賽事。

江蘇、浙江兩省也把“申辦世界盃”寫進規劃。浙江的目標是“具備承辦國際足聯男足世界盃分賽區等國際大型足球賽事的條件和能力”,而江蘇提出要“積極參與申辦世界盃、亞洲盃等重大國際足球賽事”。

除此之外,不少省份的計劃都涉及辦賽層面,包括山東、內蒙古、天津、重慶、湖北、河南、陜西、海南等地都提及申辦或承辦“高水準”、“大型”、“重大”國際足球賽的計劃。

階段目標明確細化到具體數字

從《總體方案》到《中國足球協會2020行動計劃》,關於中國足球未來發展的頂層設計漸漸細化。隨著各地足改深入,明確的階段目標亦有共通之處。

如江蘇省的足球改革目標,分別、具體、直接落實在足球人口規模、足球競技成績、品牌賽事建設、各層級俱樂部規劃發展、青少年足球運動覆蓋面和足球場地規劃建設等各個方面,並提出了量化的數字指標,要求各項發展的目標數基本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資料圖:內蒙古校園足球聯賽開幕式。胡海波 攝

浙江則計劃在2025年目標完成足球水準的全面提升,其中包括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職業聯賽組織和競賽水準達到國內一流,並具體到:各個年齡段國家隊中都有該省輸送的優秀運動員、具備承辦國際足聯男足世界盃分賽區等國際大型足球賽事的條件和能力這些細化的目標。

北京市印發的方案中,將近期目標、中期目標、遠期目標分項展開。其中近期具體目標包括,足球場地數量達到1610塊,平均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達到0.7塊以上;建設好230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中小學生經常參加足球運動人數不少於20萬;全市經常參加足球運動的人數超過100萬等。

資料圖:脫鉤前戲的中國足協,攝于2015年5月。如今,下行的足管中心已不復存在。

地方協會“脫鉤”進行時

根據《內蒙古足球協會改革實施方案》的路線圖、時間表,內蒙古將於2017年年底之前全面完成足球協會和體育局的脫鉤。“脫鉤”改革的內容在各省份方案中均有提及,自《總體方案》規定了中國足協的職責定位,明確了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原則後,地方足協的脫鉤一直在進行中。

早在2015年9月,作為中國五個足球試點城市之一的廣州,率先出臺首個地方足球協會改革方案,成為第一個與體育行政部門脫鉤的地方足協,也拉開了各地方足協脫鉤改革的序幕。

各地文件中關於“脫鉤”方面的表述,與《總體方案》基本相同。需指出的是,“脫鉤”並不意味著“託管”,中國足協改革之初的工作會議上,足協負責人已提出要求:“脫鉤不是脫離,不是徹底不管,地方足協在業務開展等方面要接受體育行政部門的指導和監管。”

“脫鉤後,各地體育行政部門不僅不能對足球不管不問,對承擔體育改革‘試驗田’和‘突破口’的足球,還要予以特別的重視,做好業務指導和監管的同時,進行引導和服務。”

  資料圖:山東臨淄舉行的足球文化尋根之旅。 王同武 攝

因地制宜地方特色鮮明

足改調動了地方足協的主觀能動性,因地制宜也成為特色。比如,目前浙江擁有2支中甲球隊,其中杭州綠城曾多年征戰中超。此次浙江省的文件就提出,將努力打造國內領先的男子足球職業俱樂部,培育穩定的球迷群體和豐富的城市足球文化。同時,鼓勵地方組建職業足球俱樂部。杭州、寧波、溫州等有條件的設區市分別組建1支以上職業足球俱樂部參加全國不同等級的足球比賽。

而在誕生蹴鞠的山東省,當地的足改計劃就提出:深入挖掘淄博“世界足球起源地”的資源和品牌優勢,傳承足球文明,推廣足球運動,開展足球(蹴鞠)文化交流合作,加快“世界足球起源地”建設步伐,不斷提升其品牌影響力。

職業足球開展相對較晚的內蒙古,也提出要打造具有內蒙古特色的青訓體系:加強與職業足球、社會足球的協作,以集訓營、訓練營、青訓營等形式,依託青少年足球競賽聯賽體系,建立健全培養、發現和選拔優秀足球後備人才的機制。

廣東省則提出“南粵地域文化特色”。文件指出,要利用廣東地域和氣候優勢,精心舉辦每年一屆的“省港杯”、“粵澳杯”和“穗、港、澳”小型足球賽等歷史悠久、影響全國、具有南粵地域文化特色的體育交流活動。(記者王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