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全國第四個“扶貧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國範圍內打響了脫貧攻堅戰,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中國扶貧以“前所未有”之力取得了“前所未有”之功,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的成績令世界驚嘆!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好日子是幹出來的,貧困並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決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視察期間,曾對貴州的脫貧攻堅工作加油鼓勁。在這砥礪奮進的五年,貴州交出了一張怎樣的扶貧答卷?

先來看貴州面對的“考題”——

貴州貧困人口基數大、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山多地少築路難,工程性缺水嚴重,基礎設施“短板”怎麼破?“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困局怎麼解?貧困群眾總是“土裏刨食”,看天吃飯,“造血”難題怎麼攻克?“起步就要衝刺”的“體力”從哪來?……“題目”繁雜,千頭萬緒。

再來看貴州提出的“解法”——

基礎設施先行。貴州抓住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機遇,舉全省之力打破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制約,以“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六小工程撬動“大扶貧”,有效解決一批貧困鄉村尤其是少數民族特困鄉村的基礎設施瓶頸。五年來,貴州在西部率先實現了縣縣通高速,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正在向組組通公路延伸,努力使全省公路網更加完善,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更廣泛、更通暢的“血管”支撐。

精準扶貧總攬。“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精準扶貧”,是“貴州解法”的總攻略。貴州在生態優勢、文化優勢、産業優勢中尋找獨特的“貴州解法”,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遊則遊,唱響了“生態扶貧”“電商減貧”等獨具貴州特色的“扶貧組曲”,寫下了“六盤水三變”“塘約道路”等“貴州解答”,涌現出了黃大發、余留芬、鄧迎香、陶正學等“脫貧群英”。

  最後來看這五年貴州獲得的“總分”——

過去5年,貴州全省貧困人口從1149萬減少到372.2萬,貧困發生率從33.4%下降到10.6%,預計今年還將減少100萬人。貴州精準扶貧的經驗可信可行、可學可用,不是盆景,而是風景,為全國扶貧攻堅探索了經驗。脫貧群眾的笑臉,成了黔山秀水間最美麗的風景線,每個脫貧群眾,都是貴州脫貧攻堅的“形象代言人”。脫貧攻堅的“貴州樣板”拿到了國人點讚的高分,兄弟省份都在打call。扶貧看貴州,看的正是“貴州解法”帶來的好成效。厲害了我的貴州老鐵!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趕考”還在路上,任務依然艱巨。今年以來,貴州接連開展了脫貧攻堅春季攻勢、夏季大比武、秋季攻勢“三場戰役”,一場戰役接著一場戰役打,一個硬骨頭接著一個硬骨頭啃,把脫貧攻堅不斷向縱深推進。貴州,這個曾經全國最大的“貧困樣本”的面貌正在日日“刷新”,“百姓富生態美”必將成為貴州最突出、最亮麗的關鍵詞。

“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貴州全省4000多萬幹部群眾將用心用情用力、實幹苦幹加油幹,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確保如期實現脫貧目標,決不讓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個貧困戶掉隊。

“紅花朵朵向陽開,各族人民心向黨”。貴州脫貧攻堅的“好花紅”旋律正在高吭唱響。(執筆: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