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家庭住進寬敞明亮的樓房”
“星星點燈啊,這就是希望!以前全部是黑黝黝、條件簡陋的木板房,現在全是白色的、紅色的新房子。”走下高黎貢山的時候,看著遠處山腳下新建成的村落,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一位扶貧幹部感嘆道。
雲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動梭鎮秧洛村的佤族群眾新居。新華社發
地處高黎貢山半山腰的金滿村,是怒江州瀘水市的貧困村之一,也是怒江州貧困狀況的一個縮影,全村不僅耕地稀缺,而且超過90%的耕地在坡度大於25度的山腰上。全村1277人,有1011人是貧困人口。“村民住的地方,條件很艱苦。”怒江州脫貧攻堅指揮部負責人王靖生説。
數百年來,“千腳落地房”是怒江山區村民的唯一選擇。在斜坡或靠山處豎立幾十根木樁,上鋪木板或竹篾笆,雙斜面屋頂上搭木板或茅草。本就不牢固的木屋內,不僅要存放糧食等生活必需品,還要把豬羊拴在屋裏,人和豬羊同住一個屋檐下司空見慣。“房子不結實,還漏雨,住不了兩三年,就要重新修補。”金滿村村民作才科説,一家六口人,過去多年“蝸居”在這間不到20平方米的危房裏。除國家的貧困補助外,就靠著不到一畝的玉米地和兩頭豬來得到些收入。“鄉親們下一次山要走三四個小時,每個月只能去山下的鄉鎮趕一次集,買些鹽巴等生活必需品。”金滿村村幹部羅建國説。
但如今,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將要讓村民們的生活煥然一新。
“金滿村作為深度貧困村,從今年10月1日開始,要把全村23戶貧困家庭分批實行易地扶貧搬遷,按照每人平均不超過25平方米的標準在鄉鎮新建的‘巴尼旅遊小鎮安置點’進行安置。”羅建國告訴記者。
巴尼小鎮在怒江邊,是清一色的江景房,各項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有的大樓已刷上黃色的外墻油漆,初具規模。憧憬著新房,作才科喜不自禁:“我們不用掏一分錢,就能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政府還統一購置了電視機、床、沙發和炊具。”
羅建國説,金滿村11個小組需要易地搬遷的有5個組,第一批今年10月1日已入住。“不僅如此,巴尼小鎮未來還將打造成旅遊景點。一樓用作商鋪,收入集體分紅;樓上住人,政府建好房子,居民只需拎包入住。”
作才科則感慨:“以前總尋思何時才能住上樓啊。沒想到夢想就快成真了!”
【數讀這五年】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住房保障工作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幫助近8000萬住房困難群眾圓了安居夢,為推進實現“住有所居”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數據來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