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時間,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不斷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中國的這一做法,不僅表明瞭中國主動承擔的負責態度,給世界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全新實踐。

近40年來,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合作,不僅自身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惠及世界各國。在這一進程中,新的特點不斷出現。

首先,中國的開放由“摸著石頭過河”轉向制度性開放。我國正在通過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等促進高水準對外開放。通過這些改革創新既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貢獻制度開放紅利,又為全球國際經貿合作新規則貢獻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

其次,由以製造業為主的開放向服務業為主的開放轉變。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積極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並通過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進一步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

此外,由被動開放向主動開放轉變。在我國完成入世承諾之前,我國開放進程始終伴隨著國際“倒逼”現象,外部壓力不斷轉化為進一步開放的動力。儘管目前我國已建設成為全球最為開放的市場之一,但對外開放步伐仍沒有停滯,自由貿易試驗區就是我國更加積極主動對外開放的典型舉措。

以此來看,中國更加主動地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是我國全方位提升開放水準、深層次推動改革發展和多領域促進互利共贏的客觀需要。因此,在這些新特點、新形勢下,中國要想更好地抓住發展機遇,克服前進中的各種障礙,需要更加堅定地堅持“以開放謀共贏、以融合促繁榮”的發展思路,以新的開放理念引領未來發展。(作者: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