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 特稿:自信親和 和平包容——中國軟實力的國際感召
新華社記者 鄭漢根 危瑋
倡導國際關係的合作共贏、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方案和中國理念在世界範圍內贏得日益廣泛認同。
學漢語、過春節、讀中國傳統哲學……中國文化潤物細無聲,日益贏得更多海外民眾喜愛。
開放自信、平等相待、交流互鑒……中國對外交往展現出獨特的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
隨著經濟、科技等硬實力不斷增強,中國軟實力的影響力也在提升。在國際舞臺上,中國軟實力日益展現出自信親和、兼濟天下的風采。
中國理念 利於世界
2017年1月18日,在古樸莊重的日內瓦萬國宮大會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牽動世人目光。
“中國已成為多邊主義的重要支柱,而我們踐行多邊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高度贊同習近平主席描繪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願景。
面對不斷增多的全球性挑戰,加強和完善全球治理迫在眉睫。中國理念為解決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提供了建設性方案。
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新發展觀,為全球發展指明新的方向;提出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為維護世界持久和平提供新的路徑;“共商共建共用”的開放合作理念納入聯合國大會決議,為更加完善的全球治理開出良方。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羅斯·特裏爾主編的《習近平復興中國》一書評價説,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綱領的全球治理體系,展現了對中國和世界各國長遠發展的戰略思考,也給國際新秩序的建立帶來新動力。
英國康橋大學教授馬丁·雅克説:“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這就是摒棄叢林法則、不搞強權獨霸、超越零和博弈,開闢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用的文明發展新道路。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也是改變世界的偉大創造。”
中國文化 自信親和
近年來,紐約帝國大廈、倫敦眼、雪梨歌劇院等世界知名地標建築穿起“春節裝”,多國發行生肖郵票成為每年例行的春節“節目”……中國春節已走進海外主流社會,成為許多國家各族裔民眾同慶的節日。
“春節注重親情友情的鞏固和傳遞,崇尚包容,強調和睦。”華美協進社孔子學院美方院長廖申展説。
隨著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文化也越發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正以自信、開放、堅實的步伐走向世界。
中醫、太極拳、《孫子兵法》《論語》《道德經》……中國傳統文化的海外“粉絲”越來越多,而且他們的興趣不再局限于表面,而是將其融入生活,深入心靈。
75歲的義大利老人吉諾爾菲以打坐、練功開始一天的生活。學習中國功夫近30年的他將《道德經》隨身攜帶。“這是中國功夫的‘魂’,”他説,“老師教導我做人要寬厚、包容,與人為善。”
古風猶在,新韻又起。體現新時期中國社會風采的文藝作品,也日益贏得海外民眾青睞。
莫言的《生死疲勞》、王蒙的《活動變人形》、鐵凝的《棉花垛》、畢飛宇的《推拿》在俄羅斯頗受歡迎。《山河故人》《瑯琊榜》《歡樂頌》《虎媽貓爸》等一大批類型題材各異的中國影視劇走出國門,形成一股影視“華流”。
“對於非洲人來説,中國很遙遠,通過中國影視劇,我們感覺到中國人就在身邊,和我們一樣,有生活的煩惱,也有共同的夢想和追求。我們歡迎這樣的故事。”坦尚尼亞國家電視臺臺長姆沙納説。
越南社科院中國研究所研究員陳氏水説,在越南,中國的文化産品種類豐富,特別是影視劇有著大量觀眾,“中國文化軟實力對世界的影響力穩步增強”。
中國智慧 和平包容
以中國古代青銅器中“尊”為原型,由景泰藍工藝製成,以“中國紅”為主色調,配以龍鳳等傳統吉祥裝飾。2016年2月25日,習近平主席代表中國政府贈送聯合國的“和平尊”正式安放在聯合國總部。
聯合國藝術品委員會主席、副秘書長高須幸雄説,希望人們在欣賞這件精美藝術品時,要思考“和平尊”傳遞的和平資訊,從人類追求和平的夢想中得到啟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中國在對外交往和處理國際關係中,體現出如水一樣的融通靈動,提倡和平、秉持包容,創造和諧共生的局面。
在國際合作中,中國重視包容發展,真誠與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一帶一路”倡議贏得的國際支援和參與超出預期,成為中國為世界提供的重要的公共産品。
中國奔走斡旋,推動朝鮮半島核問題、伊朗核問題、阿富汗問題、敘利亞問題等地區熱點問題的政治解決,中國建設性作用贏得各方普遍讚賞。
在美國學者約瑟夫·奈看來,中國領導人強調要提升中國的軟實力是一個相當明智的戰略。“中國的內外軟實力都在增強,這種令人讚賞的正能量的政治局面,我稱之為(與零和思維迥然有別的)‘正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