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莫鎮青墩新石器遺址。胡仁傑攝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江蘇南通海安縣南莫鎮,地處“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青墩新石器遺址福地,享有“江海文明源頭”的“千年古鎮”美譽,先後摘取全國環境優美鎮、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群眾文化先進鎮、江蘇基礎教育先進鎮等金品牌。
近年來,受五千多年青墩文化滋養的南莫鎮,在全鎮範圍內開展了“慈言善德美家風”實踐活動,向6萬轄區群眾詮釋“只有好家風,才能正國風”的深刻內涵,持續唱響“最美家風文化”三部曲,掀起了“議家風,曬家訓,傳美德”的新熱潮,讓“千年古鎮”的深厚文化繼續傳承。
議家風
“愛親、勤儉、友善,這六字是我們嚴家的世代家風。通過言傳身教,這家風一代代傳承下來,也換來了我們嚴家幾代人的幸福安康。”
興南村的退休工人老嚴説起“家風故事”侃侃而談。“在我的記憶裏,小時候家裏生活比較貧困,但祖父祖母依然不放棄對生活的希望,把7個子女拉扯成人。後輩們從小就懂得‘百善孝為先’的道理,不管工作怎麼忙,都會定期回來看望爺爺奶奶,買些營養品。”如今,嚴家幾世同堂,兒孫們都上了大學,在工作崗位也頗有成就。“六字家風”世代傳。年近九旬的嚴老仍不忘叮囑孩子們要規矩做人,誠實幹事,不忘養育之恩。
在南莫村,流傳著老村官嚴茂盛“勤儉持家”的故事。
嚴茂盛在村民眼中是個清廉村官。他做過支書,全村人都熟知他的家風“為民不逞強,為官不貪佔”。大集體年代,村里長了棵“桃梨樹”做副業,每年桃子、梨子收穫時,年幼的孩子們總想摘幾個嘗嘗鮮。但老嚴從不讓子女白拿,吃幾個他都要按數把錢交上去。他一直教誨子女:不佔集體一分一厘,這樣活得踏實。如今,老支書退休了,兒子們個個都有出息,他仍勤儉持家,不是外出打點短工,就是下地勞作,70多歲的人從未在家閒過,還經常為村民調解糾紛做點公益。嚴茂盛把“勤勞節儉“的新家風”一一發至孩子們的微信上,讓他們銘記。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滋養著社會文明的花芽。近年來,南莫鎮通過廣泛發動、聚力組織,廣泛挖掘尋找“最美家風”,在鎮機關黨員幹部家庭帶頭“講最美家風故事”“議最美家風家訓”。據統計,全鎮共徵集到好家風故事182篇、最美家風家訓868條。
曬家訓
5月,退休老校長、老黨員周宏錄,把“善以修身”的家訓匾額挂上了廳堂。
青墩村73歲的老黨員,榮獲“全國最美家庭”稱號、省文明新風典型獲得者陳茂榮為了總結提煉自家家規,組織全家召開了“家風建設研討會”,逐字逐句分析提煉家規。
在唱響“最美家風文化”活動中,南莫鎮指導城鄉居民建立家庭檔案,整理提煉家風家訓,並積極引導老百姓將家訓挂上廳堂。該鎮還鼓勵黨員幹部、父母長輩帶頭“曬家訓”,示範好家風。如今,南莫全鎮黨員幹部中,曬家訓家規的達900多人。
這些家訓家規內容涉及孝、勤、和、美、善、誠等多個方面,文字通俗易懂,蘊含著深刻的“草根哲學”。試舉幾例:老黨員田寶坤的家訓是“奉公守法永銘記,孝親敬老廣善行”;老教師毛萬兆的家訓是“敬祖宗清白二字,教子孫耕讀兩行”;老幹部嚴德文的家訓是“德補善行,勤敏篤學,勤學儉持”。新黨員徐兵的家訓是“為人,誠實守信;做事,勤勉進取;生活。儉以養德”;“教育世家”嚴德本的家訓是“欲事門第須為善,要好兒孫必讀書”。大學生村官嚴青的新家訓是“節儉當本,孝道當崇,和諧當家”;省勞模丁鳳喜的新家訓是“克勤克儉守本分,和親睦鄰嚴律己”……
這些家訓,演繹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精神,打動著全鎮百姓和黨員幹部的心。如今,家風家訓已成為南莫人崇德向善的新風尚和新家規。
傳美德
好的家風如同無聲的教誨,助人立德立言,讓後人銘刻在心、代代受益。
在唱響“最美家風文化”活動中,南莫鎮立足美好家風園建設,奏響傳承“家庭美德”的樂章,常態化推進“傳承最美家風文化建設工程”。該鎮把優秀家風作品彙編成冊,在文化廣場、宣傳櫥窗、政府網站等地集中展陳;利用開展研討會,開設大講堂等活動宣講“傳承好家風”。
在此基礎,南莫鎮廣泛開展了“好家風進校園”的“六個一”活動,發放《致家長的一封信》、出一期主題板報、辦一個好家風手抄報、聽一個好家風故事、召開一次家長座談會、舉辦一次主題校(班)會活動,讓“傳承好家訓,建設好家風”從孩子抓起。
此後,“家風故事”“最美家訓”又一個個走進機關、亮相企業,全鎮上下形成了由點到面,連成片的“學家訓”、“曬家規”、“傳家風”的熱潮。
從尋找最美家風,到樹立德善之規,到傳遞美德風尚,千年古鎮南莫的“慈言善德美家風”實踐活動必將融入更多百姓的血脈,盪漾進更多群眾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