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企業到項目,再到産業鏈,江蘇常州工業經濟的轉型之路,“梯度感”十足。為常州未來注入了澎湃動力。

看上去不起眼,但這種高性能碳纖維卻能應用到航空航太、風力發電、軌道交通等高端領域,在國防軍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引領碳纖維革命性的産業升級換代,中簡科技董事長楊永崗和他的團隊,用了整整八年時間,建成了中國第一條年産300噸的ZT7系列高性能碳纖維生産線。

中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崗介紹道:“下一個目標就是,把我們中簡打造成江蘇的一個國際名片,希望我們能夠代表中國,能夠趕上世界級的先進水準。”

由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擔的“高鐵列車高可靠性齒輪傳動系統研發及産業化”項目,以第一的排名摘得號稱“中國工業奧斯卡”的中國工業大獎,“復興號”標準動車組的提速,中車戚墅堰所功不可沒;

在中國第一艘航母、天安門城樓改造、 北京奧運工程、上海世博場館這些國字號重點項目上,上上電纜無一缺席;

在五洋紡機,做衣服就像3D列印一樣快捷。企業研發的智慧雙針床經編機,市場佔有率全球排名前三,産品還用到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上。

這些企業牢牢佔據著行業的顯赫地位,被稱之為“隱形冠軍”,這個群體的規模最新數據是218個。

如果説,隱形冠軍是常州集聚創新發展的“輕騎兵”,那麼常州近年來推動建設的“十大産業鏈”,就是提升産業整體競爭力的“動力源”。在常州,太陽能光伏、軌道交通、汽車及零部件等一批支柱産業,都在進軍更加高端的領域,尤其是機器人、石墨烯等新興産業,智慧化率明顯提升。在西太湖科技産業園,建成了國家級石墨烯産業化基地;在智慧數控和機器人方面,擁有同和紡機、潤源經編、卡爾邁耶等一批行業知名度較高的骨幹企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