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包頭10月1日電題:“遊牧檢察官”潘志榮:法治精神草原揚

30年間,他用雙腳丈量1.8萬平方公里的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走遍全旗77個嘎查村委會,巡訪千余個公司、廠礦、牧場點,走進6000余個農牧民家庭了解民意,他親筆書寫、長達9萬多字的《民情日記》記錄著最為鮮活的百姓心聲。

30年間,他從24歲時牧民口中的“小潘”,變成55歲時牧民心中的“老潘”,與牧民之間建立起了深厚的“安達情”(安達蒙語意為兄弟),是為數不多的精通蒙漢雙語、與蒙古族民眾無障礙交流的漢族基層幹部。

30年間,他無意于職位、官銜及待遇的提升,三次拒絕調離自然環境惡劣、生活環境艱苦的工作崗位,捨棄去市區級檢察機關工作的機會,始終與妻兒、父母紮根在這片廣闊的牧區草原。

30年間,他無數次在草原牧區搜尋職務犯罪線索,在草場現場辦案向牧民講法,引導牧民知法懂法、用法律維權,遇親人朋友涉案時不徇私情、秉公執法,不僅深刻踐行其堅定的法治信仰,更讓法治精神在北方草原傳承發揚。

他是潘志榮,是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以下簡稱達茂旗)的一名基層檢察官(現任達茂旗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業務監督管理部部長)。因堅持深入基層尋訪、主動出擊辦案,他被牧民群眾親切地稱為“遊牧檢察官”。

2016年,潘志榮榮獲“北疆楷模”、“全國模範檢察官”、“全國優秀共産黨員”、“全區優秀共産黨員”、“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稱號;2017年,被授予“第六屆感動內蒙古人物”榮譽,當選為內蒙古自治區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

“榮譽背後,感覺更有壓力了。”潘志榮認真地説道,“但今後的工作該怎麼幹,還要怎麼幹,最基本的還是要走到農牧民中間去,聽他們的訴求。”

潘志榮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剛調到達茂旗檢察院工作的他,是靠步行、騎馬、蹬自行車的方式來走訪農牧戶,了解農牧民需求的。

“那時候出行不方便,路也不好走,去一趟牧民家裏特別不容易,經常是兩腳泥、一臉灰。後來蘇木、鎮之間有了班車,出行方便了不少。如今,各單位都有了專門的公務車,花費在路途上的時間縮短了,但可惜的是,很多幹部與百姓之間的距離並沒有縮短,有的甚至更遠了。”潘志榮感慨道。

30年來,始終堅持巡迴走訪這一工作作風的潘志榮,每到一處,便將農牧民的訴求記錄下來,寫在筆電上,累積成9萬多字的《民情日記》,記錄在冊的有民情訴求的戶數達3400多戶。期間,潘志榮靠一本《蒙漢字典》自學蒙語,成為一名蒙漢兼通的檢察官,向牧民普法、講法也更為順暢。

潘志榮説:“學會用蒙語交流,牧民就更容易敞開心扉,打開話匣子。他們反映的一些問題很多不歸檢察院管,但是和一些政府職能部門有關係,我就再和他們溝通,告訴解決渠道和辦法,一定要依法依規解決問題。”

潘志榮回憶,2014年他接手一起非法佔用農用地案件:兩位牧民私自在自家承包的150多畝草場上種植了葵花和玉米。“當時看到草場被破壞,我想,除了要公正處理,更要向牧民普法,讓他們明白隨意破壞草場是犯法的”。

於是,經達茂旗檢察院協調,一場在案發地進行的“草原庭審”開始了。牧民代表、人大代表前來旁聽,潘志榮用蒙語把案子講得清楚、通俗,為在場牧民上了一堂實實在在的法治宣傳課。這位不同尋常的檢察官再一次贏得了牧民的信任和尊重,而牧民也深切領會了依法治國的精神內涵。

平常生活中,為方便服務農牧民群眾,潘志榮又專門製作發放了5000多張蒙漢雙語“檢民聯繫卡”,既能為群眾辦事,也能為檢察機關辦案蒐集線索。多年來,潘志榮成功化解上百起牧場劃分糾紛等類型的群眾矛盾,還自掏腰包為個別農牧民家庭解燃眉之急,伸出援手資助上學困難的大學生,成為牧民心中的“好安達”。

2016年,中央政法委發出通知,要求全國政法機關結合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認真學習宣傳潘志榮同志先進事跡,學習其信念堅定、忠誠履職的政治本色;牢記宗旨、心繫百姓的為民情懷;嚴格執法、能動司法的法治追求;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職業操守。

然而,樸素的潘志榮卻一再向記者強調:“其實真的沒啥,我小時候也在牧區長大,知道牧區的條件不好。工作了,我的心裏只是想著多為牧民幫點兒忙,盡職盡責地為他們服務好,就這麼簡單。”

潘志榮所在達茂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是包頭市唯一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多數、多民族聚居的少數民族邊境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