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 郇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這裡講的“新的歷史起點”和“新的發展階段”具有多重涵義,其中之一就是我們黨在實現黨的奮鬥目標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具體説來,就是我們即將迎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勝利,並在此基礎上開啟實現第二個奮鬥目標的歷史進程。第一個奮鬥目標的標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奮鬥目標則是要基本實現現代化。這兩個奮鬥目標是相互銜接、彼此貫通的,共同統一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進程之中。
回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已經取得的輝煌成就,展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光輝未來,我們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歷史進程中,我們一定要珍惜利用好這一優勢,確保現代化沿著社會主義方向順利前進,確保社會主義在現代化建設中展現勃勃生機。
走向現代化,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的夢想和追求。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在工業化西方國家的挑戰和壓力下開始了艱難的現代化進程,經歷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現代化不曾有過的痛苦。但是不管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還是孫中山領導的民主共和都沒有解決民族解放與國家獨立的歷史任務,直到中國共産黨的成立,我們才找到了實現現代化的正確道路。這一段歷史充分證明,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是中國現代化的出路。
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既積累了寶貴經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它是一個光輝的標誌,表明中國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國共産黨一方面高舉現代化大旗,另一方面積極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規律。其中,鄧小平同志1980年就認識到,中國的現代化必須要有四個基本前提:“要有一條堅定不移的、貫徹始終的政治路線;要有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要有一股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要有一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幹部隊伍。”1987年7月,鄧小平同志再一次指出:“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基本路線。要搞現代化建設使中國興旺發達起來,第一,必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第二,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現代化建設以社會主義為方向,首先意味著要堅持黨的領導。一方面,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開創者,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領導力量;另一方面,要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不斷完善和鞏固黨的領導。另外,在現代化建設中堅持黨的領導,就需要把社會主義價值注入到現代化建設過程中來,使得現代化建設不僅僅是物的現代化,也是人的現代化,使得現代化成果由全體人民共用,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如果缺少了黨的領導,現代化就有可能滑向資本主義方向,就有可能成為一種與人民相對立的現代化。
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的現代化成就已經充分證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真正的現代化。黨的領導為我們取得現代化建設成就提供了政治保障和制度支援,具體説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實現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有機統一,確保現代化進程既高速發展,又平穩推進;二是從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出發制定國家大政方針,激發了現代化建設的最大動力;三是發展和完善了一整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逐步形成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長久機制。回顧和總結歷史經驗,我們更加相信,只有堅持黨的領導,不斷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充分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踏上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