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就是古老的東西,保護非遺是文化人的事?日常生活中,你是否聽過這樣的言論?然而,非遺真是如此嗎?9月15日-28日,“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廣東篇”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路傳播活動在廣東多地開展,傳統的非遺項目遇上了最潮的網路,碰撞出了各種火花!各種非遺項目,通過網路直播等新媒體方式,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接觸非,了解非遺。原來,非遺也可以這麼有趣。

“非物質文化遺産”,這個有些拗口,甚至常被錯記的名詞,經過這些年來政府與社會大眾的大力推廣,“非遺”的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大部分人對於非遺的理解有偏差。許多人認為,非遺要麼是不可企及的高超工藝,要麼各種“高大上”的文化産品。然而,非遺作為被時間跟社會檢驗過,大浪淘沙留存下來的文化遺産,早已“滲”進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大部分廣州人都愛喝早茶,點上一盅茶,幾件點心,一坐就是一早上。別人給你倒茶時雙手輕敲桌面以示感謝,需要續水時則將蓋子揭開……這些你再熟悉不過的“規矩”,與那些精美的點心背後傳承幾代人的高超手藝一樣,都是普通人生活中觸手可及的非遺——2015年,廣府飲茶習俗正式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所以,非遺的保護傳承,首先是要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發現身邊的非遺。明白非遺是與自身息息相關的文化遺産,而不是“文化人的事”,才能讓更多的人熱愛非遺,加入到保護、傳承非遺的隊伍中來。相關非遺保護機構要與社會大眾合力,形成全社會參與非遺保護熱潮,使傳承非遺轉化為大眾的文化自覺。

那麼,怎麼讓更多的人了解非遺呢?一方面,非遺的宣傳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互聯的平臺,用新媒體的方式、年輕人的思維去包裝非遺,推廣非遺。正如廣東“名嘴”馬志海所説的“非遺是當時最時尚的,所以我們今天要傳承非遺,就要讓非遺時尚起來”。另一方面,非遺傳承人也必須在不偏離傳統的基礎上,與時俱進,大膽創新,去適應市場的變化。作為西關打銅傳承人蘇英敏對此深有認識。“市場變化太快了,現在是90後的市場,我們必須創新,去滿足90後甚至是00後的需求。” 為此,蘇敏英在繼承父親打銅的基礎上,嵌入現代元素,同時改良銅壺,打造出適合電磁爐加熱的銅壺,以順應市場的需求。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非遺傳承人都能抓住市場的動脈。作為陶藝傳承人的梅曉山認為“許多非遺傳承人固有的思維是埋頭苦幹,只想著提高工藝技藝,卻忽略市場。”對此,廣東省也在大力的落實非遺傳承人群研培工作,通過開辦“廣彩瓷燒制技藝”、“新疆哈密刺繡班”等培訓班,在提高傳承人工藝水準的同時,也通過各種課程讓非遺傳承者能了解市場的需求,學會市場的行銷,從而讓非遺跟上時代的潮流與市場發展的方向,將非遺發揚光大。(金羊網文/林潤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