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啟動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發展”“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等一批重點工程項目,對如何在新形勢下傳承發展好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提升文化軟實力作出具體部署。

為此,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與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聯合組織開展“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路傳播活動。9月26日起,湖南省委網信辦、長沙市文廣新局聯合紅網文化頻道,以圖文、視頻、H5等形式,推出長沙非遺系列報道,全面展示非遺之美、非遺傳承人和保護工作者的精氣神。

  老花鼓戲演員毛甲玉(中)指導青年演員排戲。

  1962年,毛甲玉在《祭塔》飾演許仕林(左一)。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秦芳 實習生 劉夢婷 報道

“清光緒年間,湘中歲首有所謂燈戲者,初出兩伶,各執骨牌二面,對立而舞,各盡其態。”長沙花鼓戲,就是在這種民間歌舞的基礎上,吸收勞動山歌、民間小調和戲曲音樂發展而來。

現年71歲的老花鼓戲演員毛甲玉,是長沙市新入選的第三批市級非遺傳承人。湘江杜甫江閣一帶,一路走過去,花鼓戲聲常常不絕於耳。平時劇院演出,臺上演員唱,台下觀眾和,“就像現在的明星演唱會,粉絲跟臺上的歌手一起來唱。”長沙花鼓戲廣受歡迎,毛甲玉感到很欣慰。

“但專業的花鼓戲演出,要求表演者有紮實的基本功,‘唱、念、做、打’四功,‘手、眼、身、法、步’五法,都要到位。”毛甲玉説。

16歲的“胡派”女小生,把梁山伯演得活靈活現

1959年,年僅13歲的毛甲玉進入長沙市戲校(現湖南藝術職業學院)學習。在京劇武旦潘鐵君,湘劇老師張富保的培養下,打下紮實的基本功。15歲,毛甲玉從戲校畢業,進入長沙市花鼓戲劇團。一年多後正式拜著名花鼓戲表演藝術家胡華松為師,由學校時期的武旦角色改唱小生,開始了“胡派”小生的藝術生涯。

“胡派的特色,就是颱風穩,不能想一齣是一齣。”《山伯訪友》是毛甲玉跟隨胡華松學的第一齣戲。這樣一台戲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女孩來説,難度很大。在師父的耐心教導下,毛甲玉刻苦鑽研,認真琢磨人物的內心世界,細細體悟梁山伯的高興、興奮、驚喜、急怒、絕望,運用“胡派”獨有的三蹬腳、三推拿的表現手段,把梁山伯一角演繹得活靈活現。

1964年,年紀輕輕的毛甲玉飾演了師父胡華松的成名作《盤夫索夫》中曾榮一角,又出演了近百場外賓指名要看的《紅嫂》中的女主角紅嫂,後來還表演了《三次八台》《紅色營業員》《江姐》《紅花曲》等劇中角色,逐漸成為長沙市花鼓劇院的臺柱子,多次被長沙市文化部門授予“突出貢獻獎”。

演戲要守規範

直到48歲,毛甲玉才從舞臺上走下來,在幕後從事行政和教學工作。三十餘年的演出加上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毛甲玉對長沙花鼓戲傳承有著自己的執著與堅持:“一定要守規範。”

已退休多年的毛甲玉,如今依然常常走進劇院,靜悄悄地坐在台下觀看年輕一代的演出。她説,現在很多年輕演員花大量的時間捧著手機看,不去研究劇本,理解、領悟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心裏沒有東西,不守規範,臺上演出時往往就會比較生硬,演員之間也缺乏交流和互動。”

規範究竟是什麼?毛甲玉舉了一個例子:如果劇中人物騎馬來到一片花海前,雖然演員眼前面對的是觀眾,但他(她)一定要通過“一下子發出光來的眼神”,表現出人物內心的愉悅之情。

“如果是悲傷的,瞳孔就一定要縮回來。”毛甲玉一邊介紹,一邊生動地向記者示範:“一定要用眼神、動作,把人物的內心視像表現出來。”

流派要不斷地“流”

作為胡華松老師的嫡系弟子,“胡派”傳承人,毛甲玉在傳承本流派表現手法的同時,又不斷吸納新的元素,提升在舞臺上的藝術表現力。1982年,毛甲玉前往四川,在川劇學校學習了扇子功、摺子功、水袖功,並將所學的技能靈活運用在後來所飾演的角色中。粵劇小生的飄逸媚態,京劇小生的剛毅,晉劇小生翎子甩法的運用,川劇小生的文雅,黃梅戲小生細膩的表演手法,都被她融入到了自己的表演和後來的教學中。

“流派要不斷地‘流’,才有生命力。要不斷吸收新的東西,擯棄一些過時的東西,年輕人才能接受,不能死死地守。”毛甲玉説。

作為老一輩的花鼓戲名演員,她先後培養了鄒平、何強、陳星、胡強、曠涓、海秋元、王勇、孫凱等一批優秀青年演員,還先後指導了寧鄉、湘鄉、衡山等地劇團的演員,為青年演員排演了《梁祝》《淚灑相思地》《盤夫索夫》《皮秀英四告》《三次八台》等劇團保留劇目。

現在,別人邀請她去指導拍戲,她也非常樂意,有時連酬勞都不要。“現在一些縣一級的劇院不景氣,我怎麼能收他們的錢。”毛甲玉説,“幾十年的藝術積澱,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