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的一條消息,引來了不小的反響: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一則意見,內容是“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
今天的解讀也已頗多。具有代表性的共識是,這是中共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肯定”企業家的地位和作用,並從全局的角度,就如何營造更好環境、促進公平競爭、鼓勵和發揮企業家作用作出制度性安排。
在臨近十九大的時間節點上公開發佈這一文件,意味是很多的。
一
在俠客島看來,如果要概括這份《意見》,其實是在向三方“喊話”——
對企業家來説,《意見》的意味是要“放心”、有安全感、預期穩定(不僅包括民營企業家、也國有企業家);對政府來説,中央文件的意味在於厘清邊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對社會來説,要尊重、鼓勵企業家,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心理。
其中,“預期”是根本性的問題。
它代表著沒有、或很少後顧之憂,至少很少對於“政策不確定性”的擔憂。要讓企業穩定地投資、放心地改進技術、升級設備、雇傭人員、擴大再生産,需要政治、經濟、法律、社會等多層面的穩定環境。發展的前提是穩定,穩定的核心就是預期穩定。
因此,在文件的“總體要求”之後,排在第一位提出的是“營造依法保護企業家合法權益的法治環境”,就絲毫不奇怪了。
事實上,這一點也並非直到昨天才提出。隨手擷取幾例——
2016年5月,人民日報頭版的“權威人士”談經濟的文章,就專門向市場喊話,“讓企業家既有’恒産’又有’恒心’”、“不要盲目翻舊賬、使創業者有安全感”;
2016年11月底,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完善産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産權的意見》,直接從最要害的産權保護入手,提出要“甄別糾正一批社會反映強烈的産權糾紛申訴案件,剖析一批侵害産權的案例”;同時,要“以發展眼光客觀看待和依法妥善處理改革開放以來各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不規範問題”,首次提出“妥善處理歷史産權舊案”,也被認為是對處置企業家“原罪”的方向性指引;
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是強調“穩定民營企業家信心”,以及“保護企業家精神,支援企業家專心創新創業”。
畢竟,作為市場活動的主體,企業、企業家的預期不穩定,社會經濟就會整體受到影響。
二
對於整體國民經濟來説,企業最基礎的作用在於解決就業、貢獻稅收、拉動經濟。
數據的説服力是明確的。早在2011年,僅中小企業,就貢獻了中國60%以上的國內生産總值、50%以上的稅收,並創造了中國80%的城鎮就業;財經作家吳曉波則稱,到2016年12月,中國的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加起來,貢獻了中國55%的稅收、製造業70%的工業産值和95%的就業機會。
過去十年,民間投資曾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活力來源。2016-2012年,中國的民間投資增速保持在30%-50%的高水準;民間投資在整體固定資産投資中的佔比,2006年是36%,2015年12月則是64%。
因此,在經歷了2016年民間投資的大幅度下滑、十年內首次民間投資增速低於總投資增速後,國務院專門對促進民間投資政策落實情況開展專項督查,之後多部委跟進施策。也正是在這樣的基礎上,2017年上半年,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回升,再次來到7.2%的水準,比上年同期加快了4.4個百分點,助力中國上半年經濟交出了不錯的答卷。
之前民間投資增速為何下滑?企業為何信心不足?在不少學者的分析中,“對産權保護不放心”,“對人身、資産安全方面的擔心”是一項扎眼的原因。也是部分出於這樣的擔心,海外追逐綠卡、資産外流甚至是“轉移”,就成了一些企業家的“理性選擇”。
在與多名企業家的交流中我們發現,他們“抱怨”和“擔心”的事情有許多共通之處,而這些擔心也是多方因素的糾纏。
比如“營商環境不好”,有時涉及到行政效率的低下,有時則是地方政府一些不講誠信、“換領導換路線”導致的政策反覆、吃拿卡要、把企業當“肥羊”來宰的灰色手法;“不安全感”,則大多來自對産權的擔心,比如法律的不健全,以及現實中侵害企業和企業家利益的負面案例的“示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