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路新聞資訊傳播局與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聯合組織開展的“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路傳播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非遺”為切入點和主題,積極探索在新媒體快速發展形勢下,如何主動把握網路傳播規律,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輿論氛圍。

福建農民漆畫作品 劉洋攝

我國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它們凝結著中華民族最可寶貴的文化基因和精神信仰,因而需要最大範圍的在公眾中實現與時俱進的薪火相傳。目前,整個社會置身於一種由網路媒介建構的擬態環境之中,如何讓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最優化傳播,如何由表及裏地充分彰顯與釋放其文化內核,如何讓傳統精粹和現實價值建立起深層次的時空連接與精神互動,是我們必須直面和思考的時代命題。

任何事物想在網路傳播中立於不敗,必先深刻把握網路的媒介特性和運作法則,簡言之即互動性、即時性、個性化、平等性和多元性。或許在一些傳統媒體從業者的固有思維中,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播還限于單純的展示、講解,敘述語態還習慣於正襟危坐的宏大敘事、一板一眼的知識灌輸,這難免與當下為數眾多的網生代群體的接受口味大相徑庭。可以説,勤勞智慧的華夏兒女,使得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五光十色、氣象萬千,這為其在網路時代的優化傳播奠定了先天優勢。前幾年,一部“現象級”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網上創造了點擊率和滿意度的神話。之所以會獲得成功,主要是一方面運用平視的敘述角度講著一個個感人的百姓故事,令受眾在觀賞中找尋到了産生心靈互動的情感契合點;另一方面對中國特有的飲食文化進行了個性化、精細化、放大化的抒情式表達,讓萬千網友在“口水和淚水齊飛”的獨特感受中欲罷不能、回味無窮。這一典型個案足以證明,看似久遠而深奧的古老非物質文化遺産,只要找準了傳播方法,便可以在如今多元共生的網路世界裏大放異彩。

從某種角度而言,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集體記憶的經典濃縮,因此最能引發人們的興趣和共鳴,也緣於此,不少網路作品也打起了傳統文化的牌,試圖以此來增加關注度、提高點擊量。一時間,可作為非物質文化載體的武術技法、建築園林、民風民俗、書畫器物等便在各類網路作品中層出不窮。然而看似蔚為大觀,實則魚龍混雜。例如,近來不少網路劇主打“民族風”,從場景到道具,從造型到服飾,貌似都追求對歷史的“高度還原”,其實不僅在細節設置上和歷史真實格格不入,而且人設、情節、對話等都是對歷史感的嚴重消解。如此浮皮潦草、不負責任地對種種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展示,非但不能為昭示文化內涵、增強文化自信幫忙,還會為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與弘揚添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因此,如果對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産具有更高境界的期許,那便是將傳統文化尋蹤與時代精神弘揚深度交融,將回望民族歷史進程、揭示社會歷史內蘊與民族振興的夢想一脈貫通。在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過程中,既始終充溢著對歷史的敬意、對文化的誠意,又要使其與當前的社會生活産生千絲萬縷的形神聯結。網路場域是一個浸染著現世煙火氣息的大秀場、大熔爐,在這裡最容易找到傳統文化和當代百姓的生活交集、精神相契和情感共振。古往今來,濃重的文化尋根意識以及對美好和夢想的嚮往是息息相通的。只要我們肯付出足夠的智慧和辛勞,一切非物質文化遺産中所含蘊的民族文脈,必定會隨著網路媒介的無孔不入、無限延伸而四通八達,流向社會生活的邊邊角角,深入炎黃子孫的文化骨髓。(閆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