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市民欣賞展出的精美宮燈。南方日報記者李細華攝
9月22日上午,由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網信辦主辦,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具體執行的“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廣東篇”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路傳播系列活動之“家國同慶人月圓——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系列活動”,在廣州289藝術園區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正式啟動。(9月23日《南方日報》)
這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非物質文化遺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銘刻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其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對於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保持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和人類共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非遺資源大省,廣東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併為之付出不懈努力。一則出臺法規政策。2011年,通過了我國《非遺法》出臺後的國內第一部地方配套法規即《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條例》,緊隨其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保護單位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優秀傳承人評選辦法》、《廣東省文化廳關於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文件陸續出臺,為加強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則加強經費保障。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保存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保護、保存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情況。自2006年起,廣東每年安排150萬元經費用於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普查、認定和申報工作;2008年至2011年,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經費正式列入省財政年度經費預算,每年撥出專項經費1000萬元用於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2012年起,增加到1500萬元,2015年為1883萬元,2016年為3000萬元。此外,廣東還注重鼓勵和吸引社會資金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如粵劇、潮劇等充分調動社會力量集資,分別籌得6000萬元以上的發展資金。充分的資金投入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基礎。
三則加大補助激勵。近年來,廣東一方面積極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及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在國內外重大活動中宣傳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加大對相關項目和傳承人的補助激勵力度。比如,從2016年起,廣東提高了對國家級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傳承補助額度,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傳承補助經費各1萬元,即國家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將獲得3萬元、省級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將獲得2萬元的傳承補助。
實幹有為,奮鬥即成。自2003年起步以來,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機制、機構逐步建立健全,保護工作經費逐年有所增加,保護工作隊伍日益壯大;各級文化部門依託重大慶典活動、節假日積極組織開展宣傳、教育、展示、展演活動。經過10餘年的保護實踐,廣東非遺保護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資料顯示,目前廣東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體系建設逐步科學、規範和完善。現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項目四項:粵劇、古琴藝術(南派)、剪紙、皮影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項目(含擴展類項目,以下同)147項、省級608項、市級1100項、縣級1888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7月,廣東省首家省級平臺型非遺工作站“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在289藝術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掛牌成立,為振興傳統工藝探索“嶺南路徑”邁出了重要一步。
孤行者難舉,眾行者易趨。非遺的傳承不能單靠少數人的力量,更需要全社會尤其是年輕人的共同參與。據悉,本次活動是積極探索非遺全媒體報道的又一嘗試,報道將聚焦近年廣東年輕人自覺傳承非遺的案例,展現嶺南新生代的創新思維與文化情懷,揭示嶺南非遺的“活力之源”。可以想見,這將讓更多青少年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內涵,在他們心中播下非遺傳承的“種子”,進而在全社會推動更多的人與傳承者一道,堅守民間文化陣地,保護文化遺産,守望精神家園。(南方網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