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中央網信辦和文化部聯合主辦的“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路傳播活動在湖北武漢正式啟動。啟動儀式結束後,記者們走訪了多位武漢非遺傳承人,詳細了解傳承背後的故事。

【喜迎十九大 文脈頌中華】致敬非凡匠心 傳承非遺之美

  2013年微雕工藝被評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圖為常世琪微雕作品

用大半輩子鑽研一項工藝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無論是從藝30多年、在鄂派紫砂工藝路上越走越有特色的江城,還是從雕竹子到雕頭髮絲兒走了40年的常世琪,亦或是84歲的漢繡第四代傳人任本榮,他們都在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答案,同時,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華匠心的獨特魅力。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無數藝術瑰寶。經歷時間的磨洗和沉澱,一些成為了今天耀眼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某種意義上,非遺是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是一個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標記。非遺傳承,也成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最好注解。

非遺在從過去走向未來、從老手藝變成新時尚、從鮮有人知到進入國際視野的途中,一代代非遺傳承人功不可沒,他們也一直在默默篤行著。傳承之貴,貴在追求極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常世琪老先生一樣,靜下心來在比豬鬃還細的毛髮上,刻畫下用40倍的顯微鏡觀看仍舊形象生動的圖畫;傳承之貴,貴在耐心——一年半才能雕出一件玉雕作品,假如沒有袁嘉騏和他徒弟們一樣的耐心,很難成為玉雕工藝的助推手;傳承之貴,貴在創新——將楚韻文化融于傳統漢繡工藝,任本榮老先生在繼承與創新之間找到了契合點……不懼反覆與孤獨,從青澀到老練,從懵懂到熟知,每一項技藝的傳承背後,都凝聚著一股非凡的匠人精神:初心不改、追求極致。人們讚其清譽、痛其苦難、嘆其成就的同時,也為這些非遺傳承者們由衷點讚!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生産商或許可以借助高速運轉的機器流水線般生産出一批批傳統工藝品,但我們卻更信賴那些出自老師傅們之手的物件。這並非僅僅因為品質上的差異,更重要的在於那些復刻的産物,多少缺失了一種指尖上的溫度。“十指連心”,從內心靈感的生發到指尖溫度的傳遞,每一件出自老師傅們手中的作品,都帶著一份天然的情感,這是老師傅們一直堅守的情懷,是任何高精尖的技術都代替不了的。

【喜迎十九大 文脈頌中華】致敬非凡匠心 傳承非遺之美

2008年,漢繡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圖為漢繡第六代傳人(任本榮孫女)

傳承,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曾幾何時,我們在讚嘆老師傅們精湛技藝的同時,也不免發出“由誰繼承”的疑問。多項傳統手工藝因後繼乏人最終銷聲匿跡的新聞時有見諸報端,讓人深感痛惜。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傳承路在何方,成為了一道現實又緊迫的難題。值得欣慰的是,已經有大量年輕人正加入到非遺傳承的大軍中來,比如上述幾位非遺傳承人,均已找到了自己的接班人。傳承路上,天賦固屬難得,然而後天的磨煉也必不可少。年輕人要想趕上老師傅們的腳步,還有很長的路走,但為非遺傳承表現出勢不可擋氣魄實屬難能可貴。

如果説,在識字率、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的過去,言傳身教是師傅授業的唯一選擇,那麼在人們文化水準普遍提升、學習資料異常豐富的今天,老師傅們依舊堅持親身示範、口傳心授,則體現出中國傳統師生關係的無限韻味。也正是師傅們這樣的責任心、親和力以及個人魅力,吸引著更多年輕人的加入。

2017年被稱為“非遺直播元年”,網路無疑為非遺傳播提供了無限可能。直播讓古老的非遺時尚起來、年輕起來,以更貼近生活的方式,走入了更多人的視野。今年6月以來,光明網聯合鬥魚直播走訪國家級省級非遺技藝傳承人,推出30多場移動直播,讓廣大網友目睹了眾多非遺傳承人的風采。而此次“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大型網路傳播活動,也在網友們之中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討論熱潮,為開創非遺保護的新局面,提供更多嶄新的思路、想法。

社會發展需要匠人,我們需要匠人精神。時過境遷,一些老手藝、老工匠逐漸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卻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唯無懼才能堅持,唯磨礪才能矚目,唯創新才能發展,唯匠心才能傳承。(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