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成品。中國青年網 呂瑋 攝

在山西當地一直流傳著“五台山上拜佛,大同城裏買銅”的民諺。據大同銅器第四代非遺傳承人李安民,過去歷朝歷代皇宮裏用的銅器,都出自大同銅匠之手,最著名、最暢銷的就屬銅火鍋。

北魏時,鮮卑人在大同建都。一批能工巧匠匯聚於此,並在安家長居。其後代子承父業,一代代傳承,將制銅手藝流傳至今。李安民説:“這裡不産銅,主要是老匠人們的不斷改進並堅守,大同也成為當時金銀銅飾品製作産業集散地,銷往全國,也因銅而聞名天下。”

  大同天藝昌工藝品廠。中國青年網 呂瑋 攝

火鍋無論大小,無論材質,大多都以鑲嵌、浮雕、勾線、鎏刻等精細手法製作。一件件作品要經過熔銅、鍛造、焊接、雕塑、挂錫、拋光道工序才能完成。

李安民説,一個合格技師,需要磨礪數年甚至於數十年才能熟練掌握每道工序。其中,以鍛造、焊照、挂錫和雕鏨四道工序最能體現技師能技術水準。要能沉下來磨練自己的功夫,“慢工出細活”。

然而,新中國成立後,大同銅器傳承曾面臨“兩次危機”。“文革時期,一批老匠人因受到迫害而該行。1998年國企改革時,一批人因廠子拆遷破産,而終身放棄這個行業。”

當時,李安民已經退休。看著破産後的徒弟們沒有出路,又將他們重新組織起來,重操舊業。

王燕的父親就是李安民一手帶出來的徒弟,從小跟著家人在此玩耍長大,“耳濡目染”。兒時就覺得,自己的人生將來一定與銅器有關。

大學畢業後,自然而然地和父親當起了同事。目前,這個美術專業畢業的年輕女孩,大部分時間都在和比自己年齡大些許、從小看著她長大的叔叔阿姨一起,為了設計繪出將來雕刻在銅器上的花紋、圖案,一坐就是一天。

除了手,其他的身體部位幾乎一動不動,且大部分時候要全神貫注。王燕卻説,並不孤獨,從小的願望就是能像父輩一樣,制出像樣的作品。

“這個過程是讓人享受,且美好的。”這個看起來有些文靜的女孩認為,世界本就是該在嘈雜中,尋找到自己的安靜的。

李安民坦言,大部分年輕人很難適應這樣的工作,枯燥、乏味、寂寞。王燕則説,總要有人來傳承,在寂寞中穿行,那就讓我來吧。

王艷覺得,能堅持做這件很少人能做到的事情,“是幸運的”。她從未想過將來的工作能與這些老匠人分離,“就看我的眼睛能熬多久吧,我希望可以到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