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改居後,“高龍”仍能舞進城市、舞出國門

9月22日下午,在江欣苑社區的前坪上,表演者手持漢陽高龍正在演示掃高龍、舉高龍、抖高龍等一系列動作。最後,表演者用牙齒托起數十斤重的高龍,觀眾們報以熱烈的掌聲。

漢陽高龍是湖北特有的一種龍燈藝術,盛行于武漢市漢陽區的江堤鄉、永豐鄉及蔡甸區部分地區。它起源於唐代貞觀年間,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漢陽高龍採用豎式舞法,與其他各種龍燈均不相同,其扎制、開光及相關的焚燒搶福活動也頗具特色。高5.9米、重95斤的龍頭是其最顯著的標誌。高龍至今保持著14段的切割式結構,分為龍頭、龍身和龍尾,其12節龍身代表著一年12個月……”江欣苑社區高龍博物館館長陳滿祥説。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短視頻丨傳絕活聚産業匯大師 “村改居”社區打造非遺保護新樣本

  漢陽高龍(李政葳/攝)

  江欣苑社區是一個典型“村改居”社區,居民過去是武漢市漢陽區漁業村的村民,世代靠種田、捕魚為生。2007年,因為城中村改造,他們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搬進了江欣苑這個現代化的住宅小區,成為了城市居民。

  隨著入住嶄新而陌生的社區,原有的生活狀態發生了變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高龍”也失去了原有的文化空間和生存土壤,出現了培養傳承人難、組織表演難、活動經費難、無表演和扎制場地等一系列問題。

  幾千年傳承下來的絕活,如何走進新的城市社區?經過社區居委會多方努力,最終依託社區現有的1萬多平方米的門面房,組建了“武漢高龍製作傳承培訓部”“武漢高龍生産製作部”“武漢高龍表演培訓部”,以及“武漢高龍博物館”等,使武漢“高龍”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傳承。現已組建了10多支高龍舞龍隊,傳承人多達300余人。

  2007年,武漢高龍被授予國家級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尤為可喜的是,自2014年起,“高龍”連續三年赴台灣表演,並俄羅斯、哈薩克等地表演,帶動了中國非遺文化“走出去”。

  以“高龍”項目為引導,打造非遺聚集地

  “12歲起學徒,學習漢繡的剪樣、畫活、配色、刺繡、成裝等全套工藝流程;近年來致力於漢繡資料的搶救和整理工作,已經整理出2000余件(種)資料……”在江欣苑社區內,84歲的漢繡大師任本榮講述著自己的從業經歷。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短視頻丨傳絕活聚産業匯大師 “村改居”社區打造非遺保護新樣本

  漢繡、剪紙、黃梅挑花等非遺項目傳承人(李政葳/攝)

  不僅僅是漢繡,這裡還有黃梅挑花、剪紙、江漢平原皮影戲、荊州鉛錫刻鏤……2012年,江欣苑社區以“高龍”保護為基礎,探索生産性保護傳承方式,以自身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高龍”為引導,同時由村民自籌和社區補助資金,吸納湖北省內54個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商品化程度較低、傳承人生存艱難的世界級、國家級和省市級非遺項目,先後建成“一園兩館”:武漢高龍城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園和高龍博物館、漢繡博物館,集保護、生産、展示、銷售、傳承為一體。

  2012年,黃梅挑花傳承人石九梅、江西皮影傳承人湯先成、漢繡傳承人任本榮、武漢花燈傳承人劉泥巴、漢陽高龍傳承人劉衛祥獲得區級英才獎。任本榮、石九梅、劉泥巴等傳承人還被江漢大學聘為客座教授,成為省婦聯、市婦聯培訓基地的講師。2013年,園區八個項目隨湖北代表團出訪台灣,進一步提升了武漢高龍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初步探索出一條項目帶動文化發展、以社會資金為主題讓大師作品變成商品的大規模非遺保護與傳承園區。”江欣苑社區黨委書記胡明榮説。

  活態傳承非遺項目,讓文化産業惠民利民

  在社區辦公樓內,社區醫院、漢繡博物館、老年活動中心、棋牌室等設施應有盡有,社區居民喜樂融融,精神富足。“在城鎮化推進中,農民洗腳上岸的同時,還要考慮如何洗腦進城,怎樣把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帶進社區。”胡榮明説。

  目前,江欣苑社區非遺文化等産業紅紅火火,居民也從産業發展中受益。此外,江欣苑還推出了“社區之歌”“江欣苑故事”“居民家事點點歌”等文化品牌,《社區報》也進門入戶,發展了“賽家風”公益聯盟等32個“微團隊”,先進文化成了社區主流。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短視頻丨傳絕活聚産業匯大師 “村改居”社區打造非遺保護新樣本

  社區漢繡博物館(李政葳/攝)

  該社區巧妙發揮“農改居”社區人員資源,合理搭建非遺平臺,既弘揚傳承了優秀文化,又破解了“農改居”社區的文化建設、大眾創業難題。傳承園一期“百工坊”免費為漢繡、木雕船模、雕花剪紙、黃梅挑花、荊州漆器等項目,提供2.5萬平方米的非遺展廳和傳習所。湖北省外的國家級非遺項目128項已簽合同尚待入駐園區;二期“楚香漢味”也于2014年6月建成並對外開放。

  截至目前,園區有非遺學員1300多人,帶動上千人就業,9所大學在園區建立了研究生實習基地和産品研發基地。2015年以來,傳承園還開通了網站,並與淘寶網等合作打造展銷平臺。

  “這樣的傳承模式很好地實現社區文化再造,達到了非遺活態傳承,實現‘藝在社區、藝美社區、藝活社區’的目的,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生産、傳承、保護、弘揚與民眾的生活密切地聯繫在一起,不僅有效激發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力,也有力地推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融入普通百姓的生産生活。”胡明榮説。

  【相關連結】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短視頻丨傳絕活聚産業匯大師 “村改居”社區打造非遺保護新樣本

  漢繡,道教法衣

  ●漢繡  流行于湖北荊州、武漢一帶的傳統刺繡藝術,據史書記載,它始於漢,興于唐而盛于清。漢繡以楚繡為基礎,融匯南北繡法之長,逐漸形成以鋪、壓、織、鎖、扣、盤、套為主要針法,平金夾繡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刺繡藝術體系。漢繡構思大膽,色彩濃艷,畫面豐滿,裝飾性強,處處流露出楚風漢韻,在中國刺繡園地裏自成一格,大放異彩。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短視頻丨傳絕活聚産業匯大師 “村改居”社區打造非遺保護新樣本

  民間美術•黃梅挑花——《背面》作品

  ●挑花(黃梅挑花)  挑花是一種具有極強裝飾性的刺繡工藝。黃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廣泛流傳于湖北省黃梅縣。黃梅挑花不同於一般刺繡,刺繡重刺,挑花重挑。黃梅挑花以元青布作底,用針將五彩絲線挑繡在底布經線和緯線交織的網格上,形成色澤絢麗、立體感強的圖案。其中,針腳為“×”字形的稱“十字繡”,針腳為“一”字形的稱平線繡。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短視頻丨傳絕活聚産業匯大師 “村改居”社區打造非遺保護新樣本

  高龍舞技之“頂”

  ●龍舞(高龍)   漢陽高龍是湖北特有的一種龍燈藝術,盛行于武漢市漢陽區的江堤鄉、永豐鄉及蔡甸區部分地區。它起源於唐代貞觀年間,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漢陽高龍採用豎式舞法,與其他各種龍燈均不相同,其扎制及相關的焚燒搶福活動也頗具特色。漢陽高龍于1999年應邀晉京參加中華舞龍大賽,獲得全國首屆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