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藝術學校南音專業學生在進行表演。

泉州南音:中國民族音樂的“活化石”

泉州南音,起源於晉、唐時期,又稱“南樂”“南管”“弦管”等,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之一,被譽為中國民族音樂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泉州南音的樂器,主要的有橫抱曲頸琵琶、十目九節洞簫、以及二弦、三弦、拍板等十多種,其演奏形式,還保留著漢代相和歌“執節者歌”的表演形式。

“泉州南音傳衍千年仍然生機勃勃,傳播廣泛,深受海內外華僑華人的喜愛。”泉州南音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泉州南音樂府舍長夏永西説。

據了解,弦管曲譜用“乂工六思一”五個簡明表音漢字記音,對應宮商角徵羽五音,填入曲詞,配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號而自成體系,至今仍保存三千多首。音樂分為器樂曲、套曲和清唱曲三大部分,常簡稱為“指”“譜”“曲”,保留了許多古調名、古牌名、古語古音,蘊涵著晉清商樂、唐宋大曲、燕樂、佛曲以及宋元南戲音樂等的遺緒遺韻。

泉州南音福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泉州南音樂團副團長李白燕介紹,南音已進入中小學課堂,有些南音特長的學生在“小升初”入學考試中會有相應的加分。此外,“泉州國際南音大會唱”已經舉辦了11屆,中小學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賽舉辦了27屆,都好評如潮。

   泉州提線木偶戲

泉州提線木偶戲:三千懸絲閃耀東方智慧

泉州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源於秦漢,至今保存700余出傳統劇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構成的獨有劇種音樂“傀儡調”,同時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規範的操線功夫,以及獨具特色的偶頭雕刻、偶像造型藝術與製作工藝,是我國不間斷傳承史最長,文化積澱、藝術積累最為豐厚的傀儡戲種,也是我國懸絲傀儡藝術的珍稀範本和不爭代表。2002年,被聯合國亞太文化中心列入“傳統民間表演藝術數據庫”。2006年,入選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2012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優秀實踐名冊”,實現了我國在此項目零的突破。

泉州提線木偶戲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陳飛鴻介紹,傳統提線木偶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組成,高約兩尺。偶頭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內設機關,五官表情豐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槍弄棒,筆走龍蛇,把盞揮扇,妙趣橫生;腳分赤、靴、旦三種;勾牌與關節間有長約3尺的提線,多的可達20余條,現代木偶舞臺演出區域擴展,提線可達6尺,與我國多數傳統木偶戲相比,技巧表演難度更高。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