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1月在雲南會見獨龍族代表時説過:全面實現小康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雲南有26個民族,脫貧攻堅的任務尤其艱巨。

 

過去五年中,雲南搭建了一整套精準扶貧體系,貧困人口減少400多萬,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804萬——這是2012年雲南省農村貧困人口的龐大總量,而到了去年,這個數字銳減到363萬, 貧困發生率從21.6%下降到9.8%,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4365元增加到去年的7847元,全省88個貧困縣全部實現了通電、通電話。既要脫貧,還要留住青山綠水,五年間,這些貧困縣退耕還林還草421萬畝,相當於把11個洱海面積大小的荒山坡地,全種滿綠植。

您知道嗎?雲南能交出這樣的成績單,核心在於搭建了一整套精準扶貧的體系,“誰是貧困戶?如何幫扶?怎麼管理?” 雲南省制定出臺了50多個政策文件或實施方案,通過這套體系,目標進度一目了然!這些工作主要由基層59萬名幹部職工來完成,精準挂幫159萬戶貧困戶,這就意味著每名幹部職工,平均要與將近10個貧困人口結對扶貧。此外,雲南省還選派了38492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實現“挂包幫”定點扶貧全覆蓋,對於他們來説,每年比平時要多穿爛5雙鞋、多走300萬步扶貧路,這個距離相當於昆明與成都兩地間,徒步往返一次。

 

過去五年,為增加內生動力,雲南省已投入各級扶貧資金400多億元,發放扶貧小額信貸305億元,支援77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産;上海、廣東等較發達省市還協作幫扶雲南各貧困地區,形成了強大的外部推動力。

 

在雲南,少數民族貧困人口占到總貧困人口的44.95%,尤其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的貧困人口,基本處於深度貧困狀態。為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在國家直接幫扶怒江、迪慶兩個深度貧困地區之外,雲南將嚴格篩選27個深度貧困縣、3539個深度貧困村,每年減貧100萬人口、出列1100個村、摘帽不少於15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