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9月19日貴州訊(記者王恩慧)“非遺”,近些年不知不覺間成為了人們提及的高頻詞。不管是線下日常生活中,還是網際網路上,關注非遺、保護非遺、傳承非遺就像是一股清風,沐浴著整個社會,吹進人們的心田。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路傳播活動記者團一行近日在貴州省採訪,所到之處,記者都深刻感受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在貴州繁榮發展的蓬勃力量。從傳統音樂侗族大歌到民俗二十四節氣(石阡説春),從馬尾繡到蠟染技藝,長期以來,當地人在一代代的生活實踐中創造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並被完整地傳承發展下來,成為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瑰寶,也構成了多彩貴州的重要文化名片。
多日來,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副司長王晨陽跟隨採訪團一起深入貴州大地,採擷這片古老土地上留下來的文化精髓,探訪非遺蘊含的文化基因。在他看來,非遺保護的核心是保護文化的生命力,保護文化的多樣性。“文化是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方面,在傳承和保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民族的文化自信也在不斷提高。”王晨陽説。
圖為侗族蘆笙隊迎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的數據,從201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以來,我國入選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總數達39項目,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這些喜人的成績,是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農村、從政府到社會、從中老年人到青少年,共同重視、持續關注、合力保護結出的碩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將其作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資源。近年來,非遺的傳承與保護,也成為廣大群眾普遍受益、群眾基礎深厚的文化事業。我國非遺保護事業正處於重要的機遇期,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
圖為保存完好的貴州肇興侗寨
在貴州採訪途中,黎平縣73歲的侗族大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吳品仙老人的感受最有代表性,最能表達文化自信帶給她的底氣。老人稱,在雪梨演唱侗族大歌時,“老外看傻了眼”,對侗族大歌的喜愛程度令吳品仙老人吃驚。外國人對侗族大歌、對中國傳統文化報以敬意,那一刻老人深刻意識到,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是民族的“根”與“魂”,文化自信讓民族自豪感“滿格”。
“我國相較于日本、南韓等國家,在非物質文化保護方面起步較晚,但近十幾年以來,可以説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王晨陽用“翻天覆地”一詞形容我國高度重視保護、傳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産帶來的改變。
貴州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大省。這次在貴州採訪,記者就感觸頗深,除了侗族大歌,還有數千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在貴州被很好地保存下來。而和貴州省一樣,遍佈于全國各地區各民族的眾多精彩絕倫的非遺文化,就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鑲嵌在中華文明歷史的長河中,成為民族精神傳承、文脈賡續的重要象徵,更成為人們堅定樹立文化自信的寶貴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