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由中央網信辦和文化部聯合主辦,中國青年網、中國手藝網承辦的“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路傳播活動在京啟動。本次活動旨在以“非遺”為切入點和主題,積極探索在新媒體快速發展形勢下,如何主動把握網路傳播規律,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輿論氛圍。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千年文明古國的歷史積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它雖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構建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中醫針灸的穴位脈衝、中國書法的遊走神韻、中國珠算的口訣變幻……這些非遺的生成、發展、進化、流傳、積澱,無不像春風化雨般滋潤中國人的心田,匯聚成一種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歷史感,促進了文化多樣性並激發中華民族的創造力。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天然元素,不用雕琢,不用粉飾,天生麗質難自棄。端午節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記住了屈原,深沉的家國眷念,滋補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愛國精神。二十四節氣的時序更疊,讓我們不忘用勤勞的雙手耕作田園,這是衣食之源。京劇的亢奮節奏,讓我們不忘勵志人生,追求卓越,而五花八門的臉譜又指引我們識別忠奸、美醜、善惡。有了非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有了根基。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天然文脈,它是先人創造的沉積與結晶,鐫刻著中華民族國家文化生命的密碼,蘊涵著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精神機制、想像力和文化意識,是維護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中國夢不僅是物質的,也是文化的、精神層面的。熱情奔放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深沉的蒙古族長調民歌、歡快的中國朝鮮族農樂舞折射出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的特質。而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宣紙傳統製作技藝、龍泉傳統燒制技藝、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等,無不展示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振興非遺,讓非遺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生共榮,中國夢更加輝耀世界。

截至2016年底,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遺名錄的項目已達39個,也是目前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數量最多的國家。

非遺是原生態的,非遺出了名,也讓一些人嗅出了商機。有的地方官員不遺餘力地申遺,其驅動力多源於急功近利的政績觀,多為地方利益,缺乏對文化的推崇及對自然的敬畏,重開發而輕保護。一俟某風景區申遺成功,房地産業、餐飲住宿業、旅遊業、運輸業等接踵而至,迅速鋪開,原本寧靜的風景區周邊到處機器轟鳴、車水馬龍,原生態的非遺從此嬗變為嘈雜的利益平臺,有悖開發非遺的本質初衷。

有鋻於此,此次“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型網路傳播活動,激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機與活力,呼籲全社會正確認識非遺、正確有效地保護傳承發展非遺。

中華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今年初,中央決定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活態呈現的重要內容和主要載體,是連接民族情感的紐帶和維繫國家統一的基礎。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關係到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身份標識和價值追求,有助於維繫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是全民參與、惠益全民的偉大事業。

保護非遺,要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指導方針,秉持文化自信的理念,立足於確保其存續力、生命力,要加大對民間劇種、民間藝人、民間技藝的保護力度,創新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方式,讓非遺動起來、活起來、美起來、火起來、傳下去,為中國夢增添深厚的文脈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