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使中國經濟發展的“外溢”效應日益明顯,擴大了中國發展的輻射範圍,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從中獲益提供了契機,因而在更廣範圍內推動實現了世界的均衡發展,對於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了巨大貢獻。近年來,廣大發展中世界的經濟增長非常出色,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中國發展所産生的帶動作用,中國不僅加大對非洲、拉美等地區和國家資源的進口,更關鍵的是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積極推動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並通過“走出去”戰略,在廣大發展中國家加大投資力度,帶動了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並很好地承擔了社會責任。
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成就,是中國人民立足中國大地、基於自身國情的成功探索,是中國人民憑著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和滴水穿石的韌勁,以“摸著石頭過河”的開創精神,一步一步艱苦奮鬥取得的成就。而這40年實踐總結的“中國經驗”也經由金磚國家合作的平臺,與廣大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用,並成為人類社會的普遍經驗。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廣大發展中國傢具有相似的過去,處於相似的發展階段,因此,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對其他發展中國傢具有更加有效的借鑒意義。金磚國家廈門會晤期間,成功舉行了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借助“金磚 ”等模式進一步加強金磚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聯繫,是中國基於自身發展中國家的定位和金磚合作發展的屬性,對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中國和其他金磚國家通過這一對話會和“金磚 ”平臺,與廣大發展中國家進行了更深度的經驗分享。
首先,要立足自身國情謀發展。40年來,中國立足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最基本國情,持續深化改革,堅持對外開放,立足國內發展,集中精力改善民生,通過改革打破制約經濟發展的藩籬,掃清不合理的機制體制障礙,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實現更高品質、更具韌性、更可持續的增長。這對於自獨立以來曾經走過發展彎路的廣大發展中國傢具有重要意義。
其次,要通過創新推動深入發展。在發展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為應對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中國強調要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搶抓機遇、應對挑戰闖出一條新路,提供了答案,即不能片面追求增長速度,而是要立足自身、放眼長遠,推進結構性改革,探尋新的增長動力和發展路徑;要把握新工業革命的機遇,以創新促增長、促轉型,積極投身智慧製造、網際網路、數字經濟、共用經濟等帶來的創新發展浪潮,努力領風氣之先,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40年改革開放,中國不僅以自身發展直接為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而且胸懷天下、立己達人。在發展道路上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進程中,中國願意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同其他國家共用發展機遇和發展理念,歡迎各國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專家王磊係北京師範大學金磚國家合作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