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請記者提問 中國網 倫曉璇 攝

中國網新聞9月13日訊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今日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表示,在教育和文化領域搞“去中國化”,圖謀割裂台灣與中華文化的血脈聯繫,只會傷害台灣社會,荼毒台灣的年輕一代,這樣做是不得人心的。

有記者問: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看到,在台灣各界的一致反對下,台灣的教育部門沒有能夠按照計劃來調降台灣高中語文課本當中文言文所佔的比重,想問一下您對此有什麼樣的評論?謝謝。

安峰山指出,一段時間以來,台灣有股勢力一直處心積慮地在課綱、教材等問題上來做手腳,遭到了台灣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我們多次表示,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園,是我們兩岸共同的根和魂。中華傳統文化就像珍藏在我們兩岸故宮中的民族瑰寶一樣,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

安峰山表示,記得從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和老師都教育我們要熟讀唐詩300首,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為什麼要學古文?就像網上有一段文字講的,當我們看到眼前的美景的時候,我們可以感嘆“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只會説,“哇,真美。”當我們要去表達我們個人的志向時,我們可以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而不是滿腦子只知道陞官發財。當我們遇到感情的糾葛時,我們可以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而不是只會説“藍瘦香菇”。所以我想,這些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經過千百年的潛移默化,已經內化為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人文精神和我們氣質修養的一部分,成為我們每個中國人個人的基因。所以回過頭來再看這次台灣島內關於高中語文文言比例的爭議,島內的多數輿論都認為,這實際上並不是一場單純的“文白之爭”,而是島上的一些勢力在文化和教育領域又一次“去中國化”的動作。其實質就是要“滅其文”、“滅其史”,最終來一點一滴的去磨滅深刻在台灣社會,特別是台灣年輕人心中的中華文化的痕跡,讓台灣的年輕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因此我要再次強調,在教育和文化領域搞“去中國化”,圖謀割裂台灣與中華文化的血脈聯繫,只會傷害台灣社會,荼毒台灣的年輕一代,這樣做是不得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