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經濟是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重要政治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國有企業改革堅持正確方向、紮實有序推進,取得了重大成效。本報今日起推出“砥礪奮進的5年·國企改革”專欄,展示改革大潮中國有企業的新成果、新經驗、新風貌。敬請關注。

作為央企中唯一的投資控股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本身就是改革的産物。成立20多年來,公司一直走在改革的道路上,摸索國有企業改革的路徑。

2014年國務院國資委把國投作為國有投資公司的試點單位。在試點中,國投提出了“四試一加強”,通過試方向、試機制、試管理、試監督和加強黨的建設這5個方面的探索,銳意推進改革。

從2013年到2016年,國投總資産從3481.20億元增長到4671.16億元,年均增長10%;利潤總額從115.18億元增長到180.23億元,年均增長16%;在國務院國資委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中,連續13年獲得A級,成為自2004年國資委經營業績考核以來連續獲A級的8家企業之一。

按市場原則探索改革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轉型時期,也是國企新一輪改革的關鍵階段。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投發展遇到了幾個“不適應”:適應高速增長、不適應中低速增長;適應“綠地”建設、不適應重組整合;適應控股投資、不適應參股投資。

黨的十八大部署了新一輪國企改革任務,2014年國投又被國務院國資委確立為第一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

國投成立了以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為組長的改革領導小組,組建了改革工作辦公室。經過深入調研分析,國投確立了“四試一加強”的改革要點:試方向,解決國有企業幹什麼的問題;試機制,解決怎麼幹的問題;試管理,解決怎麼管的問題以及如何搭建監督體系;試監督,解決多頭監督、重復監督、監督不到位的問題;加強黨建,解決國有企業黨的領導和建設弱化、淡化、虛化、邊緣化問題。

“國投改革的目標,就是建立起市場機制、培育企業活力,以做好黨建、做好監督、處理好混合所有制關係為基礎,繼而把企業推向市場、建立市場機制。”國家開發投資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會生説。

建監督機制保改革方向

國投不僅自身要成為國有資本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臺,還要為國企改革探索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國投先後推出了3個大動作。

第一步是總部改革,探索適合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管控體系。國投按照“重心下沉、激發活力、重組整合、重塑職能”的改革思路,通過下放部分職能、整合交叉職能、推動服務共用、加強核心職能,完成了總部職能重塑優化,構建了“小總部、大産業”的管理架構。

2016年8月,總部職能部門由14個減為9個,處室由56個減到32個,管理人員控制在230人以內。

這一項改革很快取得了明顯成效。

“過去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批,現在我主要將精力集中在新産業、新方向等幾大核心事務上。”王會生説,決策審批過多集中在總部的問題已明顯好轉,輕裝上陣後國投總部的戰略決策能力、資源配置能力、資本運作能力、監督評價能力和黨的建設能力明顯改善。

總部下放的許可權,更多地授予了二級公司。這就是國投改革的第二步,即“分類授權,推動子公司成為獨立市場主體”。國投現有子公司分佈在能源、礦産、交通、高科技、金融、工程設計和承包、貿易等領域,各板塊之間業務不同、市場化程度不同、管理要素不同,很難適用同一個管控體系。

為此,國投選取了外部條件、公司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和企業競爭力4個維度的14個指標,對所有二級子公司進行全方位測評,將其劃分為充分授權、部分授權、優化管理三類。先後選取國投電力、國投高新開展充分授權試點改革,對國投礦業、國投交通、國投資本等9家子公司實行分類授權。提升子公司決策實施的速度和針對性。

充分授權,是國投由管企業轉向管資本的一項重要標誌。授權並不意味著放鬆管理。相反,這對國投的管理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國投邁出了改革的第三步,建立起以審計為中心的大監督體系。在這一體系中,國投將專業監督與職能監督結合,業務監督與紀檢監督結合,各部門協同發揮各自優勢,變“專科大夫檢查”為“全科大夫會診”,確保授權到哪,監督就跟到哪。

國投推行審計集中改革,審計監督權上收總部,並設立審計中心,子公司原則上不設審計機構。針對問責不到位問題,強化審計部門向董事會負責的工作機制。設立稽查辦公室,加大整改和問責力度。推行外派監事會向內設監事會改革,發揮監事會過程監督與審計事後監督合力。

不斷創新投資手段

自成立以來,國投一直重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作用。目前,國投80%的項目都是投資主體多元化企業,其中混合所有制企業佔80%,實現了國有資本引導作用,與社會資本、民營資本協作發展。國投每1元錢的投資,就能帶動3元錢的社會資本投入,帶動作用明顯。

國投對此並不滿足,而是繼續在投資手段上不斷創新,通過資本市場和産權市場,運用基金投資、兼併、收購、轉讓和産權置換以及資本市場融資等多種手段,切實提高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能力。

5年來,國投把股權投資基金作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的有效途徑。

2015年,國投組建中國國投高新産業投資公司,搭建前瞻性戰略性産業投資平臺,先後組建了國投創新、國投創益、國投創業、國投創合、海峽匯富等不同類別的基金管理公司,涵蓋企業孵化—培育—成長—成熟的全生命週期。

目前,國投共管理基金44隻,基金管理規模達1500億元,間接管理規模超過3000億元,是基金類別最全、管理社會資本最多、社保基金投資最多的中央企業之一。

2016年,國投電力並購了英國紅石能源及印尼萬丹火電項目股權,實現電力板塊海外業務零的突破;與馬來西亞雲頂能源集團簽署印尼萬丹火電項目股權收購協議;此外,還收購了雲頂能源集團所屬新加坡雷斯塔利公司42.1%股權。

混改,成為國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手段,也帶動了更多社會資本向國家需要的方向聚集。

“小總部、大産業”、大監管體系、積極推動混改,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的改革組合拳目前已經初見成效。然而在王會生看來,這還遠遠不夠。他説:“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必須統一思想、增強信心、提高站位,要以飽滿的熱情、豐碩的成果向黨的十九大獻禮。”(經濟日報記者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