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網”易躲 “暗網”難防

網路反恐任重道遠

今年以來,英國、澳大利亞、法國、伊朗等國的多個城市接連遭遇恐怖襲擊。雖然大多是以“獨狼式”出現,但都有恐怖組織在幕後策劃和遙控指揮,而其中網路的作用,可謂“功不可沒”。

近年來的網路安全研究表明,網路空間的某些“暗黑”科技極大提高了恐怖組織使用網路的能力。更有學者坦言,一定程度上,正是“暗網”為恐怖分子開闢“安全港灣”奠定了堅實根基。

所謂“暗網”,是相對“明網”(或“表層網”)而言的一個術語,是國際網際網路中“暗藏”的一部分。“明網”即公眾日常接觸的網路,不僅內容是“明”的,而且網路接入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明”的。就像郵政服務需有信箱地址一樣,尋常方式接入“明網”也需IP地址等資訊,且要通過路由器等網路設備建立連結。而一旦留下IP地址或途經受監管的網路設備,接入者行蹤等就可被追查到。即使採用代理等方式接入,也只是增加追查的難度而已。“棱鏡門”事件充分證明,“明網”幾無隱秘可言。

而“暗網”則是潛藏于“明網”表層之下的網路,其最大特點就是隱秘,網站隱秘、用戶隱秘、IP地址隱秘等。在“點對點網路”的理念下,“暗網”採用了分佈式、多節點訪問技術以及多層數據加密技術,像“洋蔥皮”一樣對“暗網”數據資訊層層包裹和隱匿,“暗網”因而又稱“洋蔥網”。而且,雖然“暗網”具有極高的隱秘性,但其接入卻並不需高深的網路知識,只需一個幾兆大小的接入軟體,經過簡單設置就可匿名接入。當前,接入軟體還有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接入“暗網”更加具有隨時、隨地的便捷性。

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為,“暗網”等科技帶來的隱秘、便捷且難追查,是恐怖組織趨之若鶩的主要誘因。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網路恐怖有棄“明”投“暗”的趨向。儘管各國對現金出境和“明網”金融交易的監管日益嚴格,但“暗網”的虛擬貨幣運作模式則又為暴恐分子打開了融資新渠道。“暗網”中使用量最大、美譽度最高的虛擬貨幣——比特幣被稱為“暗網”美元,恐怖組織“伊斯蘭祈禱團”接受的資金均經由“暗網”的比特幣交易平臺。恐怖分子利用“暗網”渠道進行恐怖策劃,能夠有效躲避追蹤、定位與抓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安全”。

此外,“暗網”的高匿名性使得秘密交易難以監管,恐怖分子能夠通過“暗網”購置武器。據悉,巴黎恐怖案的武器就是通過“暗網”購買的。2016年,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一次國際會議上,對來自50多個國家元首和外交部長的致辭中,描述了恐怖組織如何在“暗網”上購買鈾和钚等核材料的情況。

世界各國雖已加強了對“暗網”的監管,但成效並不明顯。除了面臨法律挑戰(公民隱私保護等)外,還存在技術上的窘境。斯諾登洩露的一份“暗網”專題文檔顯示,美國國家安全局對破解“暗網”的前景並不樂觀,表示“將永遠不可能完全揭開所有‘暗網’用戶的真實身份”。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有外媒報道稱,美國聯邦調查局、緝毒局、煙酒槍炮及爆裂物管理局和國家安全局等為攻陷“暗網”中的非法網站,其花費都在數千萬美元之巨,而“暗網”的最大資助者,恰恰是美國政府和軍方。據悉,被稱為“暗網之基”的“洋蔥路由”軟體,最初是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資助研發的網路工具。

為了控制“暗網”這一新興網路陣地,美國政府不惜投入鉅資維持其運作。坐擁“暗網”利器,美國軍隊和間諜機構可以肆無忌憚地組織秘密行動和交流,指導他國反對派繞過所在國的網路監管。只是,獨享的“暗黑”科技一旦擴散,則難免會成為難以預知方向的極速“迴旋鏢”,傷人、傷己都已不再可控。

當前,美、法、英和德等國均已成立了專職網路反恐機構,如美國的“跨部門反網路暴力激進化工作組”,法國的反恐網路部隊,英國的“反恐網際網路舉證部門”和臉譜部隊,德國的“安全領域資訊中央辦公室”等。一直致力於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的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宣稱,已在牽頭研發搜索引擎“麥克斯”,劍鋒亦指向“暗網”空間。而隨著國際恐怖組織對資訊網路技術的掌握日臻嫺熟,尤其是對“暗網”空間的滲透與融合亦是前所未有,力度有增無減。不難預判,未來的網路反恐之戰,將曲折而持久。陳 森  劉永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