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網站9月6日發表題為《為何中日很容易走向戰爭——新書<亞洲的猜想>給出了解釋》文章稱,英國《金融時報》前駐北京記者馬利德(理查德·麥格雷戈)在他的新書《亞洲的猜想》中警告,不要低估中日之間歷史上曾經有過的緊張關係。在這兩個務實、有生意頭腦的國家之間,貿易和旅遊業也許可以順利進行,但相互之間深深的厭憎卻在表面之下暗流涌動。馬利德説,一件小事就可能擾亂地區暫時的和平。
文章稱,馬利德將中國和日本描述為“世界大國,是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經濟體,同時有先進而強大的軍事支撐”。再加上世界最大經濟體、傳統上亞洲“美國霸權治下和平”的保衛者美國,三者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三角形。
馬利德認為,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和最近來自朝鮮的威脅這兩件事打破了這一局面。《亞洲的猜想》一書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來檢視中國、日本和美國從戰後到今天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關係。
文章稱,該書從日本走出二戰的破壞和羞辱開始。在防務問題被牢牢地把握在美國手中之後,日本向前展望,將精力全部放在發展經濟方面。
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日本的汽車、電視機及其他電器産品鋪天蓋地涌向全世界。
而在70年代,中國剛剛開始向西方開放,正在與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和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會談。
但到90年代,日本在亞洲的經濟主導地位逐漸開始被中國取代。
馬利德的一個觀點是,中日緊張關係可能帶來的全球災難會高於大多數人的預料。另一點是,美國不能再視自己為東亞和平與外交的保衛者。不論好壞,亞洲國家都正在自信地相互直接交往。
文章稱,《亞洲的猜想》不是一個預知未來的水晶球。但它是一本出色的現代史書,解釋了大國之間複雜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關係。在一個全球政治詭譎的年代,《亞洲的猜想》一書提供了理解地區現在和未來的背景。
馬利德在書中聲稱:“中日之間的任何衝突都不會是簡單的鄰里之間的口角。惱怒中射出的一顆子彈能引起一場全球經濟的海嘯。”
不過,文章稱,這一説法也可能有點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