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航廈內的室內分佈系統使得行動通訊信號全覆蓋,不少吸頂天線被放置在天花板上。記者 石濤 攝
今(29)日,重慶T3A航廈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正式啟用。五年的時間,航廈比預期提前“站”在了我們面前,一旦投入使用,大氣磅薄的T3A航廈將迎來巨大的客流量,到時,如何保證手機通信正常成了一大問題,別擔心!各項指標在業內均領先的室內分佈系統會解決這一大眾的擔憂。
解讀:T3A裏的室內分佈系統到底是什麼? 技術與美觀度缺一不可
重慶機場T3A航廈由中央大廳及四個指廊構成,南北長度約1060米,東西寬度約750 米,建築高度48米,總建築面積約53.7萬平方米,是現有T1、T2A、T2B航廈面積之和的2.5倍,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同時,T3A航廈還配有全亞洲最大的7.5萬平方米的單索點式玻璃幕墻,並將投用32台自助行李值機設備,總投資近300億元。
安檢大廳側面上方安裝了不少面板天線(圖中紅圈)。記者 石濤攝
據了解,江北機場T3A航廈室內通信覆蓋項目由中國鐵塔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市分公司負責,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由三家運營商共同出資成立的一家國有企業,主營通信鐵塔及機房、電源、空調等配套設施以及室內分佈系統的建設、維護和運營,此次T3A航廈內的室內分佈系統也是重慶鐵塔在保障重要公共設施的通信覆蓋方面的重要體現。
作為重慶地標建築,T3A航廈正式投用後,無論是寬敞的候機大廳或行李大廳,還是空間相對狹小的商鋪和指廊,都會人員密集,且通信用戶眾多,據重慶鐵塔副總經理鄧忠惠介紹,整個室內分佈系統覆蓋機場約77萬平方米,此外,除了T3A航廈,此次室內分佈系統還覆蓋了ITC資訊交換中心、機場辦公樓和GTC交通樞紐,“該工程最大的特點是採用雙路室分佈放,實現4G MIMO即多發多收的技術,能成倍地提高系統信道容量和可靠性,為用戶帶來更流暢、快速的無線應用體驗。”
聽起來是否太過專業與高大上?究竟T3A航廈裏的室內分佈系統建設如何給我們的手機通信帶來保障?為此,記者專門去到現場一探究竟。
航廈內餐廳天花板上方安裝了圓形天線(圖中紅圈)。記者 石濤攝
進入T3A航廈內部,在重慶鐵塔項目經理蒲鋮引導下,首先來到了位於航廈四樓的國內出發大廳,蒲鋮表示,室內分佈系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核心機房,包含有電源設備以及POI設備,POI設備通俗來講就是手機信號接入頻臺,第二部分包含有饋線和無源器件,第三部分則是天線。記者現場看到,在大廳約高有10米的墻面上,安裝了一個約兩個家用路由器大小的白色盒子,幾乎間隔5、6米便有一個,蒲鋮告訴記者,“本次工程主要有兩種天線,這個就叫作面板天線,它適用於比較寬敞且建築面積較大的區域,例如出發大廳和安檢大廳,通過面板天線這些區域的信號覆蓋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那麼,對於一些相對狹小低矮的區域,仍然使用面板天線嗎?蒲鋮繼續解釋道,“與寬敞場景不同的是,狹小空間的地方例如機場四樓出發大廳與安檢大廳交界處的過道走廊,或者是三樓候機大廳的商鋪如餐廳等,我們採用的就是吸頂天線,它將會進行360度的信號發射。”順著他指示的方向,一個白色奶嘴形狀似的吸盤呈現在眼前,大多數就吸附在天花板上,有趣的是,記者看到在一些餐廳裏,接連安裝了兩個吸頂天線,這又是為什麼呢?“這便是次此工程的特點,這是我們採用的一種技術叫作MIMO,即多發射多接收技術,主要滿足4G信號用戶,該技術能成倍地提高系統信道容量和可靠性,下載峰值速率提高50%最高可達150M/s,意思是通信用戶瀏覽網頁,下載視頻會更流暢,更快速,玩網路遊戲時延會更短。”
設置在航廈內的民用通訊信號機房。記者 石濤 攝
此外,航廈不同的裝飾場景下天線的布放方式也不同,項目人員説道,“機場的裝飾場景一般分為四種:金屬格柵、封閉金屬鋁板、大理石石材和硅鈣板,我們需通過信號摸測,覆蓋倣真等手段確定不同的天線布放方式,例如金屬吊頂、石材隔板的場景下採用天線外露的方式,因為其對信號覆蓋率較大會産生干擾,而金屬格柵、石膏等吊頂場景下就採用天線內置方式,既保證信號覆蓋效果又確保裝飾美觀。”
過程:十幾個專業交叉施工難度最大!工作人員不遺餘力站位一線
T3A航廈的室內分佈系統項目整體工作量大,因涉及到十幾個專業同步施工,另外運營商的接入系統多,系統開通後網路優化難度大,所以項目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
室內分佈系統使得航廈內人員密集區域如行李大廳手機通訊穩定通暢。記者 石濤 攝
由於T3A航廈整體建築面積較大,各種室內場景複雜,因此對室內天線的安裝位置有很高的要求,在前期工勘環節中,工作人員表示,項目組會根據室內裝飾材質進行分類,由此來判斷在不影響裝飾美觀的前提下室內天線是否需要外露。梳理完成天線外露方案後,項目組多次與機場方相關管理員及領導溝通協調,希望能將室內天線外露安裝,可得到的答覆始終是影響裝飾整體美觀,不能採用此方案。
在經歷了幾次失敗後,項目組總結經驗,採取用數據説話的方式再次與機場方進行協調,於是項目組針對不同的覆蓋場景及裝飾材質進行了模擬測試,輸出測試報告,現場根據前期確定的外露方案安裝了樣板點,通過報告結合實例的方式最終獲得了機場方的認可和支援,確保了後期覆蓋指標的達標率。
據現場施工人員陳力回憶,項目建設過程中還發生了感人的事情,“2016年8月,正是重慶盛夏,由於機場工地四週全部為玻璃幕墻,密不透風,遍地都是灰塵,我們現場所有人員都需帶口罩作業,到了下午一點多的時候,現場管理人員黎斌,突然倒地昏迷。事發突然,大家趕緊把他抬到1樓車行道,將其送往醫院,醫生診斷結果為低血糖及高溫作業導致中暑昏迷,建議要按時吃飯,並在通風處作業。事後問那位同事,原來機場工地吃飯很不方便,平時都帶著乾糧,剛好當天早上吃完了身上的乾糧,心想撐一會就到下班時間了,沒想到工地的環境惡劣,加上低血糖的緣故,導致了這個事件的發生。”
不僅如此,項目施工過程中還有很多小插曲,因為計劃與實際總是有出入,施工過程中,如物資需運送到T3A航廈3樓,原定線路是貨車直接駛入航廈4樓樓面,但由於通往4樓高架橋臨時封閉汽車不能駛入,只能採取人工搬運的方法,在現場僅有兩名搬運工的前提下,為了保證施工進度,項目組召集了現場的所有管理人員一起充當搬運工,把一整車物資從大門口搬到200米外的樓梯口。
此外,在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每次都需要攜帶重達約20公斤的各種測試儀器,從一個機房到另一個機房,樓上到樓下,每天都是這樣的負重工作,由於當時航廈還處於施工過程中,機房門也未安裝,現場環境十分惡劣,機房內光線昏暗,施工揚起的灰塵,各種裝飾材料刺鼻性氣味,甚至還有大小便的臭味,測試人員依然堅持奮鬥在第一線。
未來:優化工作仍在繼續 重慶鐵塔為保障通信覆蓋不遺餘力
目前,T3A航廈的室內分佈系統建設已經完成,正在進行室內信號的測試優化工作,通過覆蓋優化、室內外協同優化、參數優化等綜合優化手段,提升覆蓋率,改善整網性能,增強業務提供能力,由此,來打造穩定、高效的室內分佈系統網路。
室內分佈系統使得整個航廈內的手機信號保持穩定暢通。記者 石濤攝
近幾年,隨著移動寬頻業務的高速發展,隨時隨地接入網路並獲得良好的業務體驗,成為客戶的基本需求和評價一個國家資訊技術發展水準、一個運營商無線網路品質的關鍵標準。交通樞紐作為一個國家或者一個城市對外的窗口,建設良好用戶體驗的無線網路,具有獨特的社會及民生意義。
鄧總還告訴記者,“機場是國際用戶第一個落腳點,良好的覆蓋,在爭奪國際漫遊用戶方面,擁有優勢。”此外,交通樞紐是高端移動用戶聚集地,移動數據業務需求量很大,良好的網路及用戶體驗,能促進數據業務使用,為運營商創造更大的價值,“因此,做好交通樞紐無線網路覆蓋,有利於搶佔移動數據業務價值高地。”
蒲經理同樣表示,“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能留給客戶好印象,”因為機場等交通樞紐,是客戶接觸該國家或城市的第一步,良好的網路,能夠留給客戶第一好印象,相反,如果剛進機場,向家人報平安過程中發生掉話現象或者第一時間需要處理工作中的郵件而無法連結網路或者網路數據業務特別慢,都會留給客戶第一壞印象。
同時,機場等交通樞紐,也是是客戶離開該國家或城市的最後一站,良好的網路體驗,可以給客戶留下一個好印象,相反,如果最後機場登機那一刻和老朋友道別時出現掉話,將會讓客戶終身遺憾。為此,重慶鐵塔為保證通信覆蓋將會一直不遺餘力地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