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想給您肺癌晚期的公公進行人體冷凍,是嗎?”

“好的,我先給您登記下,之後會有同事回訪您。”

8月15日,一個普通的星期二,山東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員工忙得不可開交。有兩類人的電話不斷打來:媒體和想人體冷凍的。前一天,經《科技日報》報道,這家公司下屬的研究院已完成中國本土第一例人體全身低溫保存的消息傳播開來。

有媒體給銀豐一個用於監督舉報的郵箱發了郵件,希望得到採訪機會。短短不到兩天裏,至少已經有4位打來電話,表達了想要人體冷凍的意願。

可在當地人心裏,銀豐名字的響亮,更在於它的房地産生意。向一位山東濟南本地的司機問起“銀豐”,已經從廣播中聽到人體冷凍新聞的他答,是房地産公司吧?“銀豐財富廣場”、“銀豐公館”,前者就貼著濟南市政府的官邸。

儘管反覆強調項目非營利,但外界對人體冷凍的定義,總是商業性多於醫學性。

問及是否考慮將銀豐的“生命延續計劃”商業化,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賈春生説,如果人體冷凍技術能成功,這意味著“所有人生的目標都是冷凍自己”。“全世界可能沒有比這業務更大的了吧,”賈春生説,如果能完成復蘇,是肯定會商業化的。

(一)

與人體冷凍的神秘不同,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存放中國本土第一例人體全身低溫保存者展文蓮的房間顯得稀疏平常。

你能一下被四米來高的液氮罐吸引去目光,當開始打量儲存人體的液氮罐是怎樣的圓柱體時,工作人員平靜地告知你,展女士就在那個2000升容量的罐中。

緊貼著的是另一個3900升容量的罐,尚不知道它的主人會是誰。主人的胖瘦、個頭不同,容量也就不同。罐是不銹鋼做的,雙層,真空作隔,四五噸重,每只造價40多萬元。

“快的話,這個月會再到兩個罐。”李慶平説。他是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宣傳中心主任,此前,他為山東省臍帶血庫工作。血庫與銀豐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旗下諸多公司、機構一起,共用著“港興三路1109號”這一地址。

李慶平拿著調節器,控制著巨大智慧調光玻璃的開與關,參觀者獲得允許的話,就能隔著玻璃一覽無遺地看到展文蓮最後的棲息之地。救護車、程式降溫儀、液氮罐,有序但稍顯空蕩。

畫面中間2000升的液氮罐是展文蓮最後的棲息之地。左側是假體模擬,展也被這樣包裹,以頭朝下的姿勢放入液氮罐中。右側是尚無主人的液氮罐。澎湃新聞記者 孫懿赟 圖

同一房間裏,也有別的等待復蘇的生物。是幾條實驗狗,它們在人躍躍欲試這項尚且無法被科學證實的技術前,被人類用來測試復活的可能性。冷凍了15天后回溫,實驗狗的組織被取出檢驗,僅17%-20%的細胞有活性。這離復蘇還很遙遠。

展文蓮是從今年5月8日起,開始和全球300多位冷凍者一起,加入沒有歸期的復蘇等待的。

銀豐專門找人拍攝的紀錄片裏,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了展文蓮從宣佈死亡到放入液氮罐的全過程。

只有宣佈臨床死亡,人體冷凍的程式才能得以啟動。在那之後的兩分鐘內,已等候40多個小時的臨床應急專家為展文蓮注入抗凝、抗氧化和中樞神經營養物質,同時為已經停止心跳的展安上體外心肺迴圈系統ECMO,以保持血液和氧氣的迴圈。

由於ECMO,展的胸腔快速地上下浮動,一時令人難分這是機械還是生命。ECMO一直沒有取下,伴隨展從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奔至10多公里外的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實驗室,完成5個多小時的血液置換和50多個小時的降溫。

血液置換是將展的血液置換成特殊的冷凍保護液,以防止降溫過程中産生的晶體破壞人體細胞。而在降溫過程,展戴著ECMO,躺進了一個金屬制的、矩形的儀器中,蓋上蓋子,將體內外溫度從0攝氏度持續降至零下190攝氏度。

此後,完成冷卻的展被包裹在簡易的金屬容器中,吊挂起,以頭朝下的姿勢,放入充滿液氮的不銹鋼罐中。罐中的液氮混合著液體和氣體的形式,頭朝下是因為液體的溫度更加穩定,有利於優先保護大腦。

實驗室的天花板差不多和液氮罐齊高,為了完成吊挂放置,液氮罐被推到樓梯旁,借用高低落差來完成。放置完畢後,6個人徒手將4噸多重的液氮罐推到靠墻處。

不出意外的話,展就在此漫長等待,未來真有技術發達的一天,將她喚醒,恢復她的記憶,治愈奪走她生命的癌症。每週,液氮管道都會為液氮罐補充液氮。隔個二三十年,她會接受損傷評估。

李慶平説,他們當展是在睡覺,“在零下190攝氏度,所有新陳代謝都停止了,相當於在睡覺。”

萬一發生地震,她還能“安睡”嗎?“你覺得不可抗力是人能掌握的嗎?”李慶平説:“發生地震了,砸到這個罐上,也不會把罐砸壞。”雖然6個人的力氣就可以讓液氮罐晃動,移動它的位置。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