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權責法定,政府更加廉潔高效
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治理創新,法治政府建設步履堅實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攻堅期,人民群眾對法治政府的要求越來越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穩定的治理”,強調要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進行治理。
2013年3月,本屆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明確提出,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幾年來,人們欣喜地發現,在全面依法治國的時代背景下,法治政府建設的節拍越來越清晰、腳步越來越堅實。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曾幾何時,“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表態、拍屁股走人”現象屢有發生,“爛尾工程”層出不窮。全面依法治國,關鍵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如今,法治觀念強不強、法治素養好不好,已經成為評價幹部的重要標準;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辦事,已經成為考核幹部的重要內容。
變化正在悄然發生。今天,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正在成為常態,徵求意見、專家論證、法律審核、風險評估、集體討論……在很多地方,嚴謹規範的程式已成為重大決策出臺必不可少的“規定動作”。
——權力要關進籠子,籠子要靠法治扎牢。曾幾何時,權力運作存在不少問題,有的領導幹部權力觀扭曲,搞特殊化,享受做官當老爺的尊榮;有的把權力變成牟取個人、部門利益的工具,大搞權錢交易。近年來,行政審批該取消的取消,該下放的下放,“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政府“自我革命”大刀闊斧。制度帶有根本性,政府職能轉變到哪一步,法治建設就跟進到哪一步,全國上下一手抓配套法律的“立改廢釋”,一手抓紅頭文件的清理規範,從制度上確保政府權力不越位、不錯位、不缺位。
嚴防“牛欄關貓”,制定權責清單成為重頭戲。據統計,全國已有31個省份公佈了省級部門權力清單,有29個省份公佈了責任清單;已有57個國務院部門公佈了權力清單;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已從2013年的193項減至目前的122項……權責有單可查,政府照單履職,“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成為政府部門的重要遵循。
——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曾幾何時,行政執法不規範、不文明屢有發生,或者有法不依、失于規制,或者自由裁量、隨意執法,備受社會詬病。工商、環保、城管等執法部門緊緊扭住職業良知、法治信仰、制度規範、責任追究、理順機制等內容,常抓不懈,久久為功,努力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其中,公安是聯繫群眾最緊密的部門之一,執法效果如何,直接關乎法治權威、政府公信。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公安執法規範化建設的意見》,公安部兩次組織召開視頻專題培訓會議,各警種各部門不斷細化、統一執法標準,廣大民警越來越適應在監督下執法。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曾幾何時,政務公開不及時、不全面、流於形式,導致群眾對一些政府作為不知情、難參與、無法監督,社會反映強烈。如今,“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成為政府部門的自覺行動,從決策公開、執行公開,到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政務公開各種制度日臻成熟,越來越多的政府工作人員習慣在“放大鏡、聚光燈”下履職盡責。
近年來,電子政務發展迅速,各地各部門普遍設立官方網站、微網志、微信等。為確保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充分實現,我國一手抓頂層設計,一手抓督導檢查,強化權力運作公開,要求及時回應關切,堅決避免“僵屍網站”,努力杜絕“暗箱操作”,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在《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中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
朝著這個目標,各級黨委政府更加自覺地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法治政府建設換擋提速、加快前行。